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行走新巴蜀·甘孜③|高原手艺人的新“收益”

2022-04-29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张莹 兰珍 分享:

张莹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降拥格乃烧制的土陶制品。 张莹 摄

探访地

德格县麦宿镇

4月26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来到甘孜州德格县麦宿镇。作为藏族工艺实践最全面和最集聚的地方之一,麦宿镇拥有雕刻、铜铸、绘画、陶器等传统工艺种类,聚集了大量传统手工艺匠人。

“去年,麦宿镇手工艺品产值达4200余万元!”初听这个消息,记者有些惊叹,一个相对偏僻闭塞的高原小镇,是如何仅靠手工艺,创造出这般产值?

“麦宿镇有1093户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代代相传的手艺。以往,1000多个家庭小作坊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集中的场地,大订单产量跟不上,小订单又不够做,缺少市场,村民空有手艺却无出路。”在麦宿镇镇长四郎降称的带领下,采访小分队来到镇里手工艺制作的核心区域绒达村。

在州级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降拥格乃经营的车间,只见院子里火堆正旺,火光中是正在烧制的土陶制品。

这一烧就是一个半小时。随着火势减弱,降拥格乃赶紧铺上一层层木屑,瞬间浓烟弥漫,他小心翼翼地刨出已变为黑金色的土陶制品,工人赶紧提壶浇上糌粑浓汁。唰!浓汁霎时化为蒸气。“浇汁是为了防止使用中产生龟裂。”降拥格乃解释。

“过去,因为作坊地方小、人手缺,订单多了就无法完成。现在,有了宽敞的车间,有技术的村民我聘请来打工,没技术的就招为学徒,生产规模扩大了,年收入逐年增长。”看着库房几百件大小不一的茶杯、陶罐、砂锅等土陶成品,以及已经打包准备发货的快递,降拥格乃高兴地说:“有能力带动大家一起增收,我很荣幸。”

2019年,德格县在麦宿镇筛选出多位手艺成熟的匠人,投资1400万元,将民间小作坊改建成扶贫大车间,把1000多个家庭小作坊按照土陶、木雕、铜铸、唐卡、编织等11个项目大类,规整到19个车间。麦宿镇手工艺产业“小、散、弱”的状况得以扭转。

离降拥格乃土陶制作不远的钦乐工坊,也是19个车间之一。走进工坊,手工艺人降拥卓玛正坐在台阶上仔细錾凿,50多种凿刻的长钉轮番使用,发出清脆的敲打声。花纹雕塑逐渐在硬币大小的青铜吊坠上成型。工坊另一边,师傅阿益正细心地将吊坠一颗颗排列好,晾干水分。有13年铜铸经验的阿益,在钦乐工坊工作了4年,年收入从以前的2万元增长到如今的6万元。

像阿益、降拥卓玛这样的手工艺人,钦乐工坊共聘请了48名,皆是当地村民。去年,钦乐工坊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其所在的公司也成功申报为德格县唯一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钦乐工坊负责人达瓦卓玛对此很是自豪,“藏族传统手工艺是我们最大的卖点和优势。因为是纯手工制作,用工数量较多,工坊每年为村民创收的劳务手工费超过300万元。”

生产起来了,销售渠道也在拓展。“晚点有个直播,我还要去备货。”达瓦卓玛一边忙着整理货品,一边对记者说,“这两年,网上的生意也不错,越来越多的网友购买了我们的手工艺品。”

离开钦乐工坊的时候,一阵阵敲击声仍在传出,回荡在山村里,清脆响亮。“麦宿人,在手工艺中打开了致富大门。”四郎降称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 四川甘孜县“新草”上市 价格比往年有所上涨

    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冬虫夏草经过漫长冬季的积蓄,逐渐生长,采挖冬虫夏草最好的时节到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农牧民群众纷纷开始上山,找寻有着“软黄金”之称的冬虫夏草。
  • AI妈妈高原诞生记

    2021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邵建华,参加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来到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任期三年。
  • 四川壤塘:“70后”乡村医生高原行医26载 成为村民“暖心120”

    “你有风湿疾病,要注意防寒保暖。”4月26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上寨卫生院医生杨天奎正拿出针管,把病人脚部的积液抽出来,再用纱布包扎。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