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行走新巴蜀·甘孜①|生态保护第一 绿色底色更鲜明

2022-04-29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游飞 兰珍 分享:

四川在线记者  游飞 兰珍

“窝大底平、苗正根深、三拥两压一提苗。”职工樊作良和同事们,严格按照植树要领,或挖坑,或压土,种下一棵棵云杉。

“因为地处高海拔地区,新龙县每年的植树期在4月中旬到5月底。”新龙国有林保护管理局局长黄元和介绍,“全县每年都要种1万多亩,树种以云杉、海棠树、沙棘树、高山柳等为主。近年来,由于树种不断优化和技术不断成熟,种植的树存活率基本能达到95%以上。”

甘孜州白玉国有林保护管理局麻绒林场章都苗圃工人正为苗木除草。洛绒尼玛 摄

远在400公里外的石渠县德荣玛乡扎玛村草原上,桥头砂场历史迹地生态修复项目正如火如荼。3台大型挖机正在整理修复填埋砂场的土地,发出阵阵轰鸣声。项目负责人宋坚说:“以前这里是砂场,因破坏环境被关闭后正在进行土地修复,5月初将完成施肥播种。7月,这里就又是一片青青的草原了。”

甘孜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天然草场占川西北地区的58%,森林资源占全省的28%,在全国全省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森林和草原的培育和保护,是甘孜州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保护第一、治理为重。过去五年,甘孜州在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大美草原守护和“以电代柴”工程等,绿色甘孜底色更加鲜明。

2019年至2021年,甘孜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率均为100%。生态保护的成效,不止体现在空气质量上。五年来,甘孜州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退化草地治理等744万亩,完成理塘海子山湿地、石渠长沙贡玛湿地等生态修复10.8万亩,建成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13个,森林覆盖率达35%、草原植被盖度达85%。甘孜州生态环境局局长黄杰表示,未来,甘孜州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全面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持久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扎实推进森林、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多项改革,持续推进生态立州的“甘孜实践”。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