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生态立州 甘孜擦亮“绿”底色

2022-06-28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兰珍 分享:

稻城县噶通.jpg

稻城县噶通镇寒桑村。 郭松鑫 摄(资料图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

日前,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法院联合该县生态环境局在如龙镇东格村开展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在东格村活动中心,法官通过法治宣讲、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册及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紧扣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功能定位,围绕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战略目标,甘孜州明确了生态立州战略,并定下目标:力争在2024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

近日,甘孜州召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详细解读了生态文明创建各项指标,通报当前的推进进度。会上提出要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坚持生态立州,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健全制度 “全域无垃圾”行动如火如荼

6月的一天清晨,康定市甲根坝镇亚弄村,保洁员布都准时出现在村道上清扫垃圾。垃圾桶旁,各家已将装好垃圾的袋子整齐叠放,等待运往甲根坝镇垃圾中转站,由专业公司统一处理。

除甲根坝镇外,康定还在新都桥、金汤、姑咱等9个乡镇设立了垃圾转运站,在15个乡镇辖区的各村聘任保洁员,形成全覆盖的农村保洁网络。

城市垃圾清运更为规范。2020年,康定市投资建设日处理30吨餐厨垃圾处置站,配置3辆专业餐厨收运车,负责雅康高速路口至新城区片段城区范围内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同时,陆续出台《康定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辖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

“环环相扣的专业处理运行机制,规范处理餐厨垃圾,让我们更加放心在外就餐。”市民张忠说。

在甘孜州各县市,“全域无垃圾”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白玉县沙马乡,宣讲员通过藏汉双语给村民细心讲解牧区生活垃圾两分法;理塘县投资5817万元建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每日可处理垃圾百余吨;甘孜县组织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和“限塑”活动,改善卫生面貌,减少白色污染……

实施“全域无垃圾”行动,是甘孜州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甘孜州从政策法规入手,颁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甘孜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甘孜州绿色指标和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甘孜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甘孜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13个政策文件,全面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责任体系。

绿色优先 “牦牛都不来”的土地焕发新生

在色达县康勒乡汪扎村的万亩优质牧草基地,一片绿意盎然。

过去,这里是一片遍布鼠洞的“鼠害地”。色达县万亩牧草基地现场施工负责人陈栋说,基地购买了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等农机具,实施灭鼠、施肥,进行土壤治理,“今年牧草已经种下,根据当前长势,预计年产饲草3000吨,年产值达600万元。”

在色达县泥朵镇下若撒村,万亩药材基地已见雏形。4月底,色达县山莨菪种植生态治理项目在泥朵镇启动,在顺利完成灭鼠、撒播肥料、捡石、起垄作业后,种植了3500余亩山莨菪。

下若撒村村民克巴说:“这里以前土地沙化严重,牦牛都不来!现在种药材,这片土地终于活了。”

全面贯彻“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色达县按照“护生态、培产业、稳就业、促增收”的原则,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已经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在“生态立州”战略指引下,甘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工作为指引,推动全域各市县谋求绿色发展。目前,康定市、丹巴县、甘孜县也都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

产业支持 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眼下正是甘孜州旅游旺季。6月22日,在稻城县金珠湿地公园、色拉花海、红草地、亚丁等景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团队络绎不绝。

国道227线沿途,盛开的格桑花色彩斑斓,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拍照。青海省的游客黄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到甘孜游玩,对于稻城县近些年的变化感触颇深:“生态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旅游服务井井有条。”

近年来,稻城县借助生态优势,带动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收入对农牧民增收贡献超过60%,并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得国家奖励资金800万元。

借鉴稻城县经验启示,结合自身特点,泸定县也于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实现拓展到全州,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生态旅游+”,甘孜州目标明确——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近五年来,甘孜州完成“山植树”4.64万亩、“路种花”449.2公里、“河变湖(湿地)”0.45万亩,净增森林面积8442平方公里,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双增长”;实施川西北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3.29万亩、沙化治理5.33万亩、退化草地治理199万亩,全州草地综合覆盖率达80%以上……

五年来,甘孜新增A级景区90个,建成天府旅游名县2个,新增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7个,全域旅游正跨越发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