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特色经济引领发展路 蔬菜种植敲开致富门

2022-07-09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周静 钟诗琪 央尕 分享:

近年来,小金县紧扣园区发展做强产业基地、做响农业品牌、做大精深加工、做实经营主体、做优服务支撑、做好融合文章“六个关键”,发展壮大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有序推进“县、州、省”级园区的梯次打造,打响小金农特产品“安全、生态、优质”金字招牌,已建设一批特征类型各异、产业链条完善、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带动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推手。

走进小金县日尔乡董马村田间地头,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那一片片郁郁葱葱、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高原生菜。董马村村民们也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弯腰、剥叶、削兜、装筐,采摘着一颗又一颗的生菜。家住董马村村民杨安国就是最早开始试种生菜的村民之一,2019年,他将自己的5分土地用于种植生菜变成了如今的5亩生菜地。

董马村村民杨安国说:“这个原来我们还是点过这个莴笋还有这个土豆,我们这个销路就不一定有保障。自从这个开源农业在我们这试种这个生菜到现在我们已经点了四年了,我们一家人收的有这个十万元的现金,我们逐步的在扩大这个种植面积,开源农业就是他们有这个订单收购蔬菜,对我们老百姓有很大的好处。”

村民们以前种豌豆、胡豆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地一年只能收一季,最多收入2000多元。但是自从种植了生菜,一亩地可以种两季,两季收成加起来,每亩每年可收入1万余元。同时,公司提供技术培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生菜质量、价格都有保证。就这样,董马村的土地上,生长期短、产值大的生菜逐步推广开来。目前,董马村50%的土地上都种上了生菜。

开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黄正江说:“我们在这儿做了四年的订单农业,就是公司把种苗、地膜、肥料、农药,我们提供给老百姓,然后给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他们合作了四年,就采用公司+农户订单模式,来种这个蔬菜。”

自小金县开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成立以来,积极发展天然错季高山生态蔬菜种植,不仅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从务工、种植等渠道促进当地群众稳定增收。

日尔木桠村村民张树秀说:“我在这个开源农业还是做了五年了,建这个厂以来,我们一年还是挣到个两三万,我们在这个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到目前,开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力实施以“绿色发展、融合发展、订单生产”的方略,建成了“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直接带动全县抚边乡、木坡乡、日尔乡、结斯乡和沃日镇5个乡镇种植高山生态蔬菜2.9万亩,总产量约8.7万吨,带动5000余户菜农,实现菜农人均增收1200余元,产值达1.74亿元。

黄正江表示:通过四年的沉淀,建了幼苗、种植、冷链这样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结合订单和成都建立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销售体系,整个这四年来给当地老百姓也创收了三千多万,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田间管理。就是让我们的食材达到绿色的标准,让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的食材。第二个就是再结合成都市场,我们的本土市场增加一些新的品种,然后在整个小金进一步扩大这个种植规模。

高山生态蔬菜是小金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助力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打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小金县立足资源禀赋,厚植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牦牛、野生菌、玫瑰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金山玫瑰、开源农业等企业把产业链做深做长。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出台农业废弃物管理办法,建立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制发莴笋、结球生菜等标准化生产规程5个,完成11.4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7个,“小金苹果”“小金松茸”“小金酿酒葡萄”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记者:周静 钟诗琪  央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