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国社@青海丨年过半百回乡创业 她助力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2022-07-19 来源:新华网 作者:范培珅 柳泽兴 分享:

清冽的益曲河水汩汩流淌,古色古香的藏式传统房屋错落有致,夏日的结拉村山清水秀、生机盎然。

才卓玛今年51岁,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她曾开过日用品商铺,也做过副食品公司负责人,兜兜转转,才卓玛在玉树市扎下了根。2012年,看着震后重建的玉树市区发展越来越好,才卓玛决定承包市里的一家酒店。运营、接待、策划……初涉酒店行业,才卓玛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慢慢摸清了酒店经营的“门道”。

7月16日,在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益曲卡山庄,才卓玛摆放花瓶。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酒店生意越做越红火,才卓玛心中却始终留有遗憾。“每次回到结拉村,看着家乡绿水青山却留不住人,村里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离开了,村子越来越冷清。”谈及以前,才卓玛颇为无奈。

结拉村是典型的半农半牧村。长久以来,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利用当地独特的片石资源,建造了大量的石砌房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藏式传统村落。但随着一些村民的离开,传统村落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不少房屋处于废弃状态。

才卓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次听到或看到这句话,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来的就是我的家乡,我必须回去。”2019年,才卓玛将经营多年的酒店转手,又陆续卖掉自己名下的商品房和商铺,带着大半辈子的积蓄回到结拉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建设生态旅游山庄。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益曲卡山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听到消息,各种质疑和不解纷至沓来。朋友说:“投入这么大,没想过怎么回本吗?”丈夫也不理解:“家里钱够花了,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创业,身体吃得消吗?”才卓玛的回复很坚定:“我不忍心看到村民们背井离乡,想让家乡的青山绿水真正变成富民增收的绿色产业。”

刚到家乡,一切都从零开始。才卓玛不停走访考察,全力修缮、保护传统的藏式建筑,向村民普及乡村生态旅游和建筑保护知识。“那一阵太忙了,村里没人懂酒店运营和乡村旅游,策划、设计、会计、采购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才卓玛说。

去年,才卓玛打造的传统村落乡村民宿——益曲卡山庄正式营业,集民宿、生态旅游、餐饮娱乐、露营等为一体,深受游客喜爱。结拉村也与才卓玛签订了协议,将村集体经济资金400万元入股到山庄,既能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也能每年获得分红。

7月16日,才卓玛(右一)给山庄工作人员演示床品整理。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如今,益曲卡山庄为结拉村近2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挡格和才卓夫妇从山庄建设之初就在工作,现在挡格是山庄的电工,才卓是服务员。谈起工作,挡格赞不绝口。现在,依靠在山庄工作的收入,挡格家还清了欠款,今年家里还修建了阳光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还有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问我,山庄还招不招人,想要来山庄上班。”挡格笑着说。

7月16日,山庄工作人员演唱原生态歌曲。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山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去年开业后仅营业了40余天就接待了近500名游客。今年以来,不少游客陆续来到结拉村感受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才卓玛时常讲这句话。下一步,她还打算在山庄引入游牧文化体验,开发民族手工艺品伴手礼,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