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千里赴雪原 “组团式”教育援藏结硕果
| 2022-07-26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2014年秋季,北京率先以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向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选派第一批50名援藏教师,开创“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先河。截至今年7月份,“组团式”教育援藏累计选派援藏教师超百余人次,推进全区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教学风貌焕然一新,也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 “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之一——杨凤丽。

杨凤丽,2020年7月25日受中组部委派抵达拉萨,开始为期两年的援藏工作,任职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副校长。进藏前,杨凤丽对高原反应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初到拉萨,她仍然有些吃不消,经常在上课或者上下楼梯的时候,需要停下来,喘完气再继续,但是比起身体上的不适应,更让她不适应的是分管领域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北京拉萨两地教学水平的差距。

杨凤丽说:“在北京是管教学管理工作的,然后到这儿之后,就是负责管理我们的援藏项目的落实和落地,然后援藏项目的好多工作流程,上报的数据以及施工的一些流程,我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这一些工作我都是从头学起,……我觉得在我们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尤其在西藏,学生的创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个方面的提升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援藏期间,杨凤丽主要负责校内北京援建项目的申报、跟进、监督、管理、后期验收等工作,因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资金数额大、审查严、管理过程繁琐,使得杨凤丽这位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20年的“门外汉”不得不克服多重困难。为了学校发展需要,杨凤丽多次向北京援藏指挥部反映学校建设需求,沟通协调项目建设,邀请指挥部领导来学校实地考察,推进学校项目的建设进程,最终才得以在2021年9月正式完成校内大部分的基础设施改建项目。如今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校园文化墙,宿舍、教室、厕所、篮球场的提档升级,都为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学生营造了同北京学生一样的受教育环境。

“岁月可期,流年不负,千里赴雪原,教育勇担当”这是杨凤丽给自己的援藏工作总结,也是她在北京市第九批、第十批援藏干部轮换之际写给更多援友共勉的一句话。杨凤丽告诉记者,希望新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以师德、教学、教育和科研为切入点,着力深化“传帮带”工作内涵,源源不断地为受援学校建设一支“永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杨凤丽对记者说:“回到北京之后,我希望我继续发扬我们的老西藏精神,不怕吃苦,然后战斗在北京的教育工作岗位上,继续拼搏努力,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张家文
来源:拉萨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