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国家公园建设为青海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多契机

2023-04-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琳海 李彦南 分享: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拍摄的白唇鹿(2018年8月6日摄)。新华社 涛西昂扎摄

春日的祁连山深处,林海茫茫,雪山逶迤连绵。特殊的环境让祁连山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不仅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产流地和生态安全屏障,也成为珍稀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是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阳沟管护站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平均海拔超过3100米,目前有98名生态管护员守护着辖区内约15874公顷的土地。多年来,经过政府和民众持续保护,国家公园已成为青海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44岁的张丽萍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管护员,她说,跋山涉水、直面刺骨寒风是队员们的工作日常。

张丽萍用望远镜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进行野生动物观测(2023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阿柔乡日旭村大红沟距离管护站43公里,是队员们最远的巡护点。张丽萍说,平日骑着摩托车到达这一地区后,还需要徒步巡护10多公里。“在偏远的牧区,很多队员还‘解锁’了骑马技能,只为走遍辖区内的每一个地方。”

青阳沟管护站巡护大队队长李永全说,平日队员们除了森林草原火灾排查、林木病虫害防治,还需要收集用红外线相机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对受伤的野生动物实行救助等。

近日,记者和巡山队员一起沿着蜿蜒的山路巡护时,性格开朗的生态管护员才让什吉总是骑着摩托车走在巡护队伍最前面,她还不断提醒同行的队员注意大雪后湿滑的路面。

艰辛的工作里也充满着欢乐。在巡护了一大片林地后,队员们席地而坐进行休整。一壶清茶、一袋干粮,在补充体力的同时,队员们开心地说着当日在巡护路上看到的野生动物,清脆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

“每次看到红外线相机拍摄的雪豹、岩羊等野生动物时,感觉我们的付出都值了。”张丽萍说。

张丽萍(左一)和队员们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进行巡护(2023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有效守卫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晓南说:“国家公园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名片,高耸雪山、深邃峡谷、优雅的黑颈鹤、野性的荒漠猫……国家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富集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30岁的涛西昂扎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曲麻莱县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离涛西昂扎家10多公里就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拍摄的野牦牛(2020年9月16日摄)。新华社 涛西昂扎 摄

几年前,涛西昂扎骑着摩托车在曲麻河乡境内的长江七渡口附近巡护时,用相机拍摄下近百只野生白唇鹿横渡长江的珍贵画面,这也是生态管护员首次拍摄到白唇鹿种群集体在通天河两岸迁徙的场景。

“看到这么多白唇鹿过江,我太兴奋了,这也坚定了我做好生态保护的念头。”涛西昂扎说,随后的几年里,他还在长江源拍摄到大量雪豹、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的画面。如今,更多牧民参与到野生动物摄影中,该县牧民摄影队人数超过百人。

每年8月,在青藏高原气温最高的时候,涛西昂扎还随专家在玉珠峰等地进行雪线监测。“数字是有力量的,我们要用真实的数据去记录全球变暖对雪线的影响,这也为科学保护三江源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撑。”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田剑说,目前,青海85%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已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加。青海省重要的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完整性、原真性、系统性保护。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