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浙江援青海医疗团队:为高原民众开出“治未病”处方

2023-04-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煜欢 朱凌捷 分享:

浙大一院专家在海西州开展义诊。浙大一院供图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称海西州),56岁的牧民张华(化名)患有十多年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今年以来他偶尔出现活动后头晕、眼睛发黑的情况,但一直没有就诊。不久前,他看到“海西州脑卒中高危人群早筛早治”公益项目的宣传海报,得知浙江援青医疗团队正在开展免费筛查,并对符合条件的人群予以免费检查和治疗,便第一时间来到免费专家门诊咨询。

“这是浙江援青医疗团队送给海西州人民的一份‘健康礼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说。

青海省海西州是浙江省的对口援建地,多年来,浙江致力于让医疗人才组团式向海西州基层延伸,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近日,以浙大一院为组长单位的浙江省援青医疗团队正式启动了这一公益项目——海西州脑卒中高危人群早筛早治。

去年八月,随着新一批医疗专家到达海西州,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浙大一院援青专家单国栋带着团队在全院范围进行了一次深度调研。正是这次像“摸底考”一样的调研,让团队意识到脑卒中是件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浙大一院专家在海西州开展“传帮带”教学。浙大一院供图


海西州地处高原,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习惯等,让当地民众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与此同时,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几乎“零基础”的海西州人民医院,正面临基层防线失守的困境。当地民众发生相关意外时,通常选择经海西州人民医院转院至省会大医院。但超过5个小时的路程,往往会让患者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脑卒中起病凶险,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浙江援青医疗团队中虽有这方面的专家,但单国栋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他们将目光落在了“治未病”上——以公益项目的形式在海西州开展脑卒中的早筛早治。

“你们浙江专家真是做了件‘救命’的大好事。”作为公益项目启动后的首位获益患者,张华感慨万千。彼时,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浙大一院神经外科援青专家严敏在为张华做过检查后发现,其右侧颈动脉已经发生重度狭窄,左侧颈动脉也有中度狭窄。随后张华成功接受介入治疗,情况良好。

除了上述公益项目,目前浙江援青医疗团队还在谋划开展消化道早癌的早筛早治、新生儿眼底筛查等项目。而愈发浓厚的“传帮带”氛围也在海西州悄然蔓延。

最近一段时间,在海西州人民医院行政楼二楼教室,总是挤满了前来学习的五官科医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在显微镜下对猪眼球进行各类眼部手术模拟练习。原来,海拔高、紫外线光照强的自然条件,让白内障、眼底血管病变等眼部疾病在当地高发。但当地医院并没有独立的眼科,五官科医生中也没有专业从事眼科方向的医生。

因此,浙大一院眼科援青专家郭东煜搭建起一个“猪眼球练习模型平台”,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教学、一对一帮扶,填补了当地翼状胬肉切除、皮脂腺囊肿切除等技术空白。“我们希望让先进的教学经验在这里生根发芽。”郭东煜说。

不仅如此,浙江援青医疗团队还创造性地提出“学习型医院”建设目标:通过搭建数字化图书馆,让学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为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与浙大一院同质化的医疗资源,以及前往浙大一院轮训的条件。

4月,海西州人民医院第一批10位医护人员到达浙大一院开展学习。跨越山海的情谊还在延续,高原民众的健康生活正愈发触手可及。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