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城市“智慧水务”管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拉萨约65万人使用地表水供水

2023-06-06 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

纳金水厂。贡曲罗杰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自来水公司获悉,拉萨市城市“智慧水务”管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拉萨市自来水管网已铺设1000余公里,下一步将加快供水管线并网进程,逐步实现管网到达区域地表水全覆盖供水。纳金水厂作为主供水源,为拉萨市全市居民供水,平均日供水量为41万立方米,承担了全市约90%的供水重任,完全可以满足全市居民用水需求。

加快供水管线并网进程 全面关停地下水供水厂

近日,拉萨市自来水公司对南环供水管网与慈觉林管网进行连接施工,届时慈觉林向西的南环片区、顿珠金融城、柳梧新区等周边区域将实现地表水供水。

为尽快推进地表水全覆盖供水,缓解北郊片区水压不足现状,近日,拉萨市自来水公司实地踏勘管线、充分论证方案,结合管网实际,对北环线输水管分段进行调试,将北环输水管岗堆路段DN1200主干管与当热路现有管线并网运行,成功实现地表水北郊片区供水(北郊水厂补充增压)。

近年来,为了完善拉萨市区管网系统、改善居民生活用水条件,建设智慧水务城市,拉萨市分批次对拉萨市中心多条道路管网进行了改造。据拉萨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拉萨地表水供水范围为:城关区、教育城、顿珠金融城、拉萨市经开区。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结合“智慧水务”管网改造情况,加快供水管线并网进程,逐步实现管网到达区域地表水全覆盖供水,全面关停地下水供水厂。

目前,拉萨共有北郊水厂、药王山水厂、西郊水厂和纳金水厂四座水厂。其中,北郊水厂、药王山水厂仅保留部分机组直供补充增压,西郊水厂已关停。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积极推进地下水供水厂关停事宜,近年来,拉萨市自来水公司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分步调试解决管线并网难题,已成功关停西郊水厂,北郊水厂、药王山水厂部分机组,顺利推进地表水全覆盖供水。

六道工艺流程

为拉萨市民提供生活用水

为了解居民的生活用水如何从大自然被搬运到千家万户,记者驱车来到纳金水厂一探究竟。据纳金水厂副厂长申雅荟介绍,纳金水厂于2016年开始筹建,2019年投入使用,是一座高原规模最大、最具标志意义的地表水厂。厂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82.8亩,设计供水能力48万立方米/日,输配水管道132.2千米。目前,纳金水厂作为主供水源为全市供水,平均日供水量为41万立方米,承担了全市约90%的供水重任。

地表水从拉萨河取水口到取水泵房,再到沉淀池(加氯、加矾),然后依次进入砂滤池、清水池(补加氯),经过处理后,被送到二级泵房,随后进入市政管网,需要经过絮凝、反应、沉淀、过滤、消毒等6道工艺流程,成为达标的自来水后被送入千家万户。

申雅荟介绍,目前,纳金水厂引进的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且核心设备在全世界排名较前,整个工艺流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一旦监控系统自动报警出现问题后,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排查。为了确保水质安全,纳金水厂专门设立了水质检测中心,在这里可以进行取水和水质分析,水质合格且安全后才能送入市政管网。

另外,拉萨市疾控部门会定期进行水质检查,纳金地表水厂也配备专门的监测系统,拉萨市自来水公司也有独立的化验部门,每天严格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对水厂和管网水的水质进行化验检测,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达标,让全市人民用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

“这是取水口。”申雅荟手指着拉萨河远处说道,拉萨市严格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纳金水厂共设有准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保护区周边全部安装了智能监控,水源地周边修建隔离设施,设立警示牌,禁止水源保护区内一切人为活动,禁止修建厂矿企业、居民住房。

目前,纳金水厂供水范围基本覆盖整个拉萨市区,可为拉萨约65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根据水厂设计规模和现阶段实际供水量,目前可以满足全市用水需求。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该水厂后期会根据政府规划和用水需求再做规模扩建统筹规划。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