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阿坝州非遗保护工作现场会在壤塘召开

2023-06-21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壤塘县融媒体中心 央尕 分享:

6月20日,阿坝州非遗保护工作现场会在壤塘县召开。大会集结了全州非遗保护责任主体、传承人代表,共商全州非遗保护传承大事,为全面提高新时代阿坝州非遗传承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全州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再上新台阶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指明路径。

国家级传承人嘉阳乐住、阿坝州文化馆(州美术馆、州非遗中心)、壤塘县、茂县分别围绕“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品牌塑造”“非遗推动整体性保护”等主题,分享创新做法,交流工作经验。

会议总结推广了阿坝州非遗“三保护一传承”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全州非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全州非遗系统性保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

“阿坝非遗源于江河,兴于乡村,具有深厚的自然底蕴、历史底蕴、人文底蕴。”在阿坝州副州长依当措看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重点之一,要推动乡村非遗走出去,展示乡村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形成不同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壤塘县委书记、县长王甲表示,未来3年,壤塘拟投入3.4亿元实施45个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打造非遗传习创业园、格玛热民族手工艺中心一期及3个非遗工坊、壤古温泉旅游特色小镇和“壤巴拉节”等品牌。“大力推动非遗传承人实现从牧人到门人到艺人再到匠人的人生转化,非遗产品实现从作品到商品到艺术品再到收藏品的价值提升,让非遗文化从牧场走到园区、走出高原、走进全国、走向国际。”

会前,与会人员到壤塘县非遗传习所、创业园、展览馆,深入调研了壤塘县非遗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据介绍,壤塘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属安多、嘉绒、康巴藏民族文化交融之地,文化资源类型多、底蕴厚、特色鲜,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近年来,壤塘县锚定建设“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中心”目标,坚持以文化人、文旅融合,始终把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活力源”,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重要抓手,加快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文旅品牌迅速提升、文旅经济整体跨越之路。

非遗传习“特而强”。 千年技艺,匠心传承。壤塘积极鼓励扶持传承人创办传习所,目前已建立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等非遗传习所46个,带动3000多人吃上“文化饭”。唐卡、擦擦等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中屡获金奖。非遗文化还与动漫、瓷器、康养等融合发展,擦出时尚火花,走俏文化市场。

文化创业“聚而合”。 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业。历经4年,壤塘整合投资1.2亿元,在中壤塘镇建成非遗传习创业园,并打造成集非遗技能传承培训、文化旅游景观和文化富民于一体的文旅平台。目前,园区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余个传习所入驻,年产值2000万元,成为全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交流交融“活而新”。 壤塘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北京、上海、西安、温州、佛山、绵阳等地举办“壤巴拉非遗文化交流对话”“壤塘文化周”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悬天净土·壤巴拉”文化旅游品牌。22个“飞地”传习所落户上海、杭州、江西等地。

当天的会上,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式成立,阿坝州文化馆馆长俄玛塔任协会会长。阿坝州还为首批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基地、非遗进校园优秀点位(单位)、非遗进校园优秀研学基地、非遗进景区优秀实践基地授牌。全州13县(市)代表签订了《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壤塘共识》。

记者:壤塘县融媒体中心  央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