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壤塘县举行“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3-06-27 来源:香巴拉资讯 分享:

6月26日,壤塘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孙宏斌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建州七十年来壤塘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下一步打算,县壤巴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泽让恩波、县民宗局局长耿多、县教育局副局长杨丽秀、县交通局副局长刘常美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尼玛初主持。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70年来,壤塘用“实践”证明真理,在“现实”中寻找机遇,在“创新”中谋定未来,实现了脱贫奔康的千年夙愿。

壤塘县委副书记孙宏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70年来,壤塘县社会经济稳健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梦小康迈步振兴焕发新气象,基层治理扎实有序构建新格局,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达到新水平,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开拓新局面,党的建设高位推进取得新成就,壤塘建设者们正以“满弓”状态全力冲刺,全县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这70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崭新的柏油路连通农舍,一面面国旗迎风飘扬,则曲河顺着坚实的河堤蜿蜒……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壤塘县尕多乡瑟古村,基地里务工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一到春天,为了养家糊口,我们要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山上挖药、放牧,现在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在村里就可以打工挣钱,我们也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说起如今的美好生活,瑟谷村村民柔特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瑟古村只是壤塘县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70年来,该县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县域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始终保持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4822万元,是1952年的95.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860万元,是1960年的4027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02万元,是1960年的16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4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15元,是1960年的211.9倍……

这70年建成小康迈步振兴。漫步夏日的壤塘县,发展的热度丝毫不减。瑟谷村流转1000余亩土地,建起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康垄村建起了农畜专业合作社,让鲜奶走进餐厅;壤塘村建起了云端农畜产品合作社,村里的牛肉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度假村、牧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70年来,壤塘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高位推动、尽锐出战,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7.3亿元,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实践创新“非遗扶贫”“生态扶贫“家居改善”等精准脱贫模式,累计完成39个贫困村退出,2133户10534人减贫任务,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消除了县域内绝对贫困,实现了脱贫奔康千年夙愿。

小康有方,振兴有路。壤塘县“三家园”建设共投资10897.32万元,建设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30个,通过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推进,激发了各村组织活力,调动了村干部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布局美、环境美、风尚美、产业美、习惯美、农民美、生活美的“七美”乡村建设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70年,壤塘县用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心实意的服务、真抓实干的担当,在脱贫奔康、乡村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奋发有为的时代赞歌。

这70年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十年来壤塘县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占民生资金的21.7%。”2021年9月,壤塘县扶持教育事业的“大手笔”,引起群众连连赞叹。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随着“建立完善终身从教、职级晋升等制度机制”“把全县教师的目标考核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参公执行”“推行名誉校(园)长制度”等一条条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教育项目落户壤塘,教育事业实现革命性突破,成为了壤塘十年综合变革、跨越发展的最大领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70年来,壤塘县从制约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期盼的重点领域入手,集中攻坚、多点突破、催生了民生实现大跨越—绵阳四零四医院与县医院实现托管合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建立非遗传习所46个,省级传习所1个,州级传习所11个,在上海、杭州、景德镇、宜兴等地成立非遗传习基地23个……

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养老……一项项决策、一笔笔投入、一个个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壤塘县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一变成现实,交出一份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

这70年生态环境日益美好。“这片树林是这3年间全村村民一起种植的,成活率达90%。不仅绿化了家园,还鼓起了我们的腰包。”尕多乡孜梭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班青自豪地说。

近年来,孜梭村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3个,实施总面积达2157亩,累计施工费支出284.46万元,户均增收达2万余元。据介绍,目前,班青所在的合作社共吸纳130余名当地村民造林务工。

绿色发展成为壤塘最亮底色。天然林保护工程、脆弱生态区治理、尕古玛沟30里绿色长廊……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植树造林20余万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壤塘人的共识,“高原林海秀城”的名片愈发熠熠生辉。

青山越绿、钱包越鼓,壤塘县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沿则曲河而上,水清岸绿、百鸟栖息,3A级旅游景区棒托石刻文化旅游景区、则曲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A级旅游景区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壤巴拉传习创业园汇聚成了壤塘的“文旅名片”。既有生态美景的“点”,更有串联景点的“线”。西起上杜柯,东入南木达,全长40公里的尚蓝天路穿越荒山野岭,连通了壤塘的内环线,激活了壤塘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路”。“悬天净土·壤巴拉”旅游品牌正在冉冉升起。

风卷红旗过大关。回首过去,壤塘人民务实重干、奋起直追,壤塘发展快速崛起、焕发生机。

勇立潮头唱大风。展望未来,又一段崭新的历程已经开启。壤塘县各族干部群众将以奋斗者的姿态驰而不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纵深实施“155”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着力构建“4332”现代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打造壤塘县域经济“3.0版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书写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崭新篇章。

来源:壤塘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