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若尔盖:投入4.1亿元治理沙化土地45.33万亩 保障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 2023-07-17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7月14日,“壮丽辉煌七十年,感恩奋进新阿坝”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来到若尔盖县,记者一行从若尔盖县唐克镇驱车45公里到达位于辖曼镇的西仓村“43号小班”治理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零星牛群、点点毡房……“这里就是我们若尔盖县曾经沙化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若尔盖县林草局草原站站长刘海金介绍,别看它现在跟普通草场别无两样,从风沙弥漫到绿草如茵,我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努力了二十余年。

自上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草原鼠害以及超载放牧、挖沟排水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达到了80308.18公顷。
“以前走这个地方过,不戴围巾把脸包上,回去满嘴的沙,吃东西都‘嘎吱嘎吱’地响。”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村民措科描述着治沙前的情形,“我们都喊‘斜马’,就是沙子山的意思。”措科说。
“说到治沙,其实我们从1998年就开始了。那时候的这里,沙子还是东一坨,西一坨的,后来风沙蔓延,整个山包包都是沙。”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支部书记索郎达吉介绍,当我们的村民们意识到这些沙子会越来越多,破坏现在的草场,当时村民们就自己背着牛羊粪来这里治沙,但是效果不好。
辖曼镇西仓村曾是若尔盖沙化最严重的地方,沙化面积共有3173亩,其中包括了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黑土滩等不同类型的沙化。
若尔盖是我国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治理沙化,筑牢生态屏障,自2017年开始,若尔盖县已投入资金4.1亿元,采取“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围栏+管护”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各类沙化土地共45.33万亩,其中治理难度系数最高的流动沙地从2014年的6.07万亩减少到了2021年的0.21万亩,达到了“一年阻风固沙,两年植被恢复,三年苗木成活,四年连续管护、五年灌草结合”恢复效果。
涂胜告诉记者,眼前这些小格子就是他们治沙多年的小成果。本地的高山柳不仅能深扎沙内,而且叶密枝韧,用它的枝条制作成沙障再合适不过,此模式和选育治沙植物及种苗的繁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了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已在多地被广泛推广运用。
2019年全国第六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为108.88万亩,较2014年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减少11.58万亩,年递增率由5.32%下降为-1.36%,首次出现负增长,沙化治理迎来历史性拐点。
细看如今的西仓村“43号小班”治理点,除了若隐若现的沙柳障,几乎看不到曾经被风沙侵袭的痕迹。
治沙效果显著,还得益于当地牧民的支持及行动。“我们村民现在都认为,只有把草场保护好,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索郎达杰说,所以,我们村一年四季都安排了人去巡护柳沙障,村民也会主动地参加种植活动,在沙地上铺牛羊粪以增加土地肥力。“草长好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好嘛。”
据了解,下一步,若尔盖将制定《若尔盖县林草生态修复项目后期管护制度》,补齐机制短板,加强后期管护力度,积极争取管护资金,延长沙化治理管护时限,切实巩固治理成效,保证‘治一片成一片’。
记者:央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