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治多看变化:一个信念 三代党员的传承与坚守
| 2023-08-01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记者:郝健壮 张家文 唐延 治多县融媒体中心
治多县索加乡是玉树州最为边远的乡,在玉树州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治多县东部一批牧民群众响应号召,搬迁到这里,在这片高寒缺氧、风雪弥漫的地方,开辟新的驻牧地。几十年变迁,昔日荒无人烟的地区,如今已建成了生态美好、民族团结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索加乡莫曲村党支部书记尼西·香巴求培在党课中说道:“红色索加精神是什么,红色索加精神就是坚守精神、环保精神、传承精神。”

在治多县建县70年之际,一堂开在治多县赛马场的党课,显得格外生动。

索加乡莫曲村党支部书记尼西·香巴求培表示:“当年毛主席说过‘谁要是去无人区建设开发,谁就是人民英雄。’所以当时的党员干部们是为索加乡通公路、拔穷根打下了基础。”

1967年,香巴求培随父母搬迁至索加乡莫曲村,是索加乡建立、发展、变迁的亲历者之一。作为索南达杰的同事,几十年来,他时刻以红色索加精神为镜子,坚定不移的守护着这片土地。

索加乡驻村工作队队员 尕丁江措说:“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在世的时候,索加乡是他奉献青春的地方,也是他多年为家乡付出的地方,最后也是牺牲在这片土地,所以我们后辈们在努力学习他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我们做事做人的榜样。”

索南达杰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可可西里精神感染着索加乡人,这里也涌现出了一批以杰桑·索南达杰、香巴求培等为代表的坚守队伍,他们常年扎根在高寒缺氧的土地上,成为了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的源头活水,激励着一代代索加乡人艰苦奋斗。

“我是2005年参加工作,2021年来到索加乡,我一直深受索南达杰精神鼓舞,我来索加乡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大家可以在红色索加看到几代人所守护的净土与成果。”索加乡人民武装部部长西然生格告诉记者。

作为索南达杰的后继者,在西然生格看来,可可西里生态保护背后是对家乡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索加乡人民武装部部长西然生格说:“在红色索加就是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回到乡里的西然生格,迫不及待将今天乡里老支书关于红色索加的精神分享给大家。

索加乡乡干部 普措拉折说:“今天的宣讲,老一辈的精神让我感受非常震撼,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老一辈的干部学习,踏踏实实工作。”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高原的气候恶劣,却从未阻挡一代代人扎根索加、建设索加的脚步。东周江措的童年是跟着父亲在索加乡度过的,后来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搬迁到治多县城。2019年,东周江措成为索加乡年轻干部中的一员。

“这里是以前我跟我父亲居住的地方,当时条件很艰苦,路也没有通。这次回到索加工作,我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坚守精神。”索加乡乡干部东周江措告诉记者。

到索加工作以来,东周江措和同事们分批走访,前往放牧点检查房屋质量、各家牛羊圈和生活物资储备情况。东周江措父亲曾叮嘱过他,干部要经常到牧民家里去,和牧民打成一片,让牧民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

东周江措说道:“我是一名基层干部,把党的好政策宣传给牧民群众是我的职责,为乡村发展作出贡献,是让我在这里坚守的动力。”

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索加草原上,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扎根雪域高原,艰苦奋斗,守护着长江源头。

索加乡乡长老沙开周说:“去年我们荣获得了青海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下一步,索加乡干部群众会继续传承和发扬“可可西里坚守精神”,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索加乡村民告诉我们,在可可西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早已成为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态的坚守,也将继续在索加乡一代代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