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6年的时光 见证沙木村的华丽蜕变
| 2023-08-03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在318国道旁的怒江边,坐落着一个小村庄——沙木村。滚滚的江水在村庄旁流淌,沙木村的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八宿县沙木村
如今的沙木村,方便的过江大桥、漂亮的藏房、通坦的水泥路,让沙木村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安康。但是,在数年前的沙木村,是另一番模样。

沙木村村民尼玛泽仁
现年63岁的尼玛泽仁,1983年退伍后积极投身到了沙木村的发展建设中,于1984年至2011年历任白玛镇沙木村村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等。2011年至2020年担任沙木村党支部书记、县政协委员等。工作期间,尼玛泽仁多次荣获“优秀村干部”“最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尼玛泽仁工作期间获得的荣誉
尼玛泽仁见证了沙木村36年的发展变化,也参与到了沙木村的建设中。
沙木致富路上“引路人”
曾经的沙木村,村民思想观念保守,多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农产品仅能满足自食,外销较少,村民生活困难。

白玛镇沙木村
沙木村位于八宿县城以西,离县城较近。过去精准扶贫期间,八宿县城产业项目多,用工需求大。尼玛泽仁一边和施工单位联系,帮助解决就业岗位,一边给群众做工作,鼓励他们到工地打工。刚开始,群众抵触情绪大,尼玛泽仁一户一户做工作,让他们把富余劳动力逐渐解放出来。慢慢的,更多的沙木村村民加入到打工赚钱队伍中,增加了收入。
之后,尼玛泽仁又想着让群众有一技之长,能够重新抢占市场就业机会,于是,他再次给群众做工作,让务工人员学习专业技术,在他的鼓励下,村内很多群众学习了电焊、钢筋工、特种车辆驾驶等,村民致富路子更宽了,生活也更加富裕了。

沙木村经济林
2017年,沙木村经济林项目落地后,尼玛泽仁认为这是全村发展的最好机遇,他积极与上级汇报,希望让沙木村的富余劳动力都能参加到项目建设中去。在他的带领下,给全村村民带来300多万元的增收。
沙木教育发展的“推车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尼玛泽仁一直助力于推动沙木村的教育工作。他经常说,“我没有文化,但是一定要让娃娃多念书”。“普九”工作中,他一户一户给群众做工作,讲“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全村群众最终被他的坚持不懈所感动,实现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尼玛泽仁的孩子(左:洛桑达瓦 右:洛松江措)
尼玛泽仁的两个孩子,洛桑达瓦今年14岁,正在读初二,洛松江措今年18岁,正在读高二。
目前,沙木村大学生超70名,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大学学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也在教育一线工作。
沙木发展的“向导员”
为把沙木村建设成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尼玛泽仁做了好多工作。在平日的工作中,尼玛泽仁带领村民学习文化知识。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尼玛泽仁动员群众,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到农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在各大节日统一组织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既锻炼了村民的身体,又丰富了农牧民文化生活。

沙木村跨村大桥新旧对比
舍己为村的“好书记”
2021年下半年,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尼玛泽仁从沙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
2022年4月,西藏自治区领导来到尼玛泽仁家慰问,了解他们家和村里的情况后,问他还有什么困难。他已年过六旬,妻子常年身体不适,生活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但他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的生活不需要担心,只是村里有些困难我想给领导反映一下”。随后,他将沙木村群众的意愿和村里的实际困难原原本本做了汇报,领导立即安排相关部门落实。

尼玛泽仁一家
36年间,尼玛泽仁用自己青春和热情参与到了沙木村的发展变化中。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我看到沙木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感慨,曾经的吊桥过江都已经留在了回忆中”。
在村民眼中,尼玛泽仁是他们的好书记,在尼玛泽仁心中,他努力实现了从一名军人到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华丽蜕变,撰写出了人生朴实而不凡的篇章。
图/文: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