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蓝色八宿 看高原巨变——聚焦农牧业 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 2023-08-12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今年以来,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特色农牧产业发展,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八宿县藏香猪养殖场
经济林促发展 种植面积超万亩
八月的八宿,艳阳高照。通过无人机在高空俯瞰占地1800亩的西巴重点经济林园,我们发现,近3万株的果树枝头早已挂满果实,工人们忙着抢收,不少游客也慕名来到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

西巴重点经济园林

游客采摘西巴重点经济园林桃子
由于高原日照强度高、无霜期长,有利于果树生长。所以这里出产的水果实甜度高、口感佳,不仅在本地市场有优势,还远销芒康、洛隆等市场。
2014年12月,八宿县启动西巴重点经济林基地项目建设,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为实现经济林基地价值最大化。2022年年初,八宿县林业和草原局将西巴重点经济林园承包给昌都市御尚美呈贸易有限公司,合同期限为十年,这也带动了周边两个自然村近70多人的就业。

西巴重点经济园林
记者从西巴经济林负责人那里了解到,水蜜桃今年的产量大概有17万斤左右,苹果预估的产量应该是有13万斤左右,产值预估200万元左右。
西巴经济林园只是八宿县经济林发展的缩影。截至2023年6月,该县经济林种植面积已达12300亩。
产业园区促增收 全县人民享成果
离开了经济林,记者来到了位于白马镇珠巴村的八宿县产业园区,该园区于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入驻企业七家。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拉鲁卡荞麦加工厂
荞麦是八宿县特产之一,已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拉鲁卡荞麦加工厂已从2014年,成立初期资产10多万元,发展到如今企业资产达1800多万元,成为了昌都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也从单一的荞麦初级农产品,发展到荞麦酒、荞麦挂面等深加工产品;拥有员工12人,带动当地农牧民2198户,人数达到17000人。如今,荞麦不仅是八宿县的一张名片,还是助力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源头活水。

拉鲁卡荞麦加工厂

拉鲁卡荞麦加工产品
目前,八宿荞麦产品在西藏自治区占据了50%-60%的市场份额。为了让拉鲁卡荞麦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八宿县委、县政府和福建援藏队主动帮扶,共同研究新的产业布局。
在产业园区另一端的八宿县藏香猪产业数据中心里,记者通过监控大屏看到,八宿拉根乡藏香猪育肥厂内,多个品系的藏香猪正在茁壮成长。

八宿县藏香猪
运用“互联网+农业”手段,八宿县实现了藏香猪从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的大数据监控可溯源,同时也带动当地就业。
八宿藏香猪公司负责人芦红恩告诉记者:“我们在保证藏香猪生活习性和特性的前提下,把优质品种选取出来,今年上半年产值大概3000多万。目前,我们数据中心吸纳了藏族本科毕业生就业3人。”

八宿拉根乡藏香猪
据了解,2022年,八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7.5亿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350元、16876元,“十四五”时期,八宿县将继续深挖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对群众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进一步提高群众就业能力,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八宿县委书记段中明告诉记者:“我们将在农牧产业上做深做精,让我们农牧产品能够走出八宿,走出西藏,打入内地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