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民族传统文化与宇宙理念的碰撞连接

2023-10-04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是“机缘”还是“巧合”?这是一场古老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文化激烈碰撞的展览,古老的坛城内涌动着算法生成的数字粒子;这是一场富有想象力的展览,“回”字型的长廊内是藏族先民和当代艺术家关于宇宙时空的对话。10月1日,西藏首个大型数字艺术展览“MVM:无限宇宙”于拉萨市吉本岗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汉藏新媒体艺术家将西藏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以一系列视觉设定和听觉共创思索关于“生命颂歌”的数字展览。

图为西藏首个大型数字艺术展览“MVM:无限宇宙”宣传海报 摄影:王淑

展览所处的吉本岗艺术中心前身为“吉崩岗拉康”,是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美术馆。这是一座“宇宙模型”,更拥有“神圣空间”的历史文本:19世纪,西藏地方政府依照藏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立体坛城结构建造,曾是拉萨古城地标,凝聚了西藏艺术、建筑、历史精粹。在百年时间里,吉本岗静穆地见证着拉萨古城驱逐英国入侵者、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变迁。如今在这座“完美坛城”内又加入了数字元素,让参观者超越百年时间轴线,静心感受无限宇宙。

图为本次展览策展人及负责人合影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走进展览,在“回”字的外廊,是藏族导演卡布用影像的方式纪录下的4组藏族传统说唱艺人的画面和来自这片大地的古老声音,置身其中与图像共振,仿佛自由穿梭于平行的宇宙中。在四十八柱的内殿里,数据洪流的身影渐行渐近,是年轻的艺术家们通过数字技术构想的与世界共生的画面,不少观众席地而坐冥想世界。在中心神殿,艺术家何翔宇以自己的四颗智齿和微小金塔打造出名为《智慧塔》的作品,在微小中见乾坤,引导人们从宇宙万物再回归自我本源。传统与现代,静像与涌动,说唱与音乐,无数看似不同的元素在这里融合化,碰撞出西藏文化艺术新的高度。

图为在本次展览外廊中正在播放的卡布导演的民间说唱影像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我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规则和规矩。这个展览从一开始就设想如何由外而内去感受无限宇宙所对应的有限性扩张。在外廊,我们选择了卡布老师的影像作品,想要从历史观和非遗的角度,在呈现原著民生活的同时,让参观者对西藏精神性层面的内容有更深理解。在内圈是现代艺术家们的十组作品,通过时髦的数字科技来呈现,想要告诉大家不要因为所处地缘的不同而在文化设计上有差异,同时也是对当下宇宙中数据洪流和技术统治的理解。在中心神殿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件小小的个人化作品和大家见面,将整个展览回归到人文,回归到在有限生命的个体中如何进行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策展人李振华向记者介绍。“人被现代社会和科技压抑的感知,也许在这个展览中,能得到更好的延伸和体验。”

图为在本次展览中所呈现的数字艺术与传统建筑融合 摄影:赵振宇

“在传统里,坛城代表着宇宙与生命的秩序和谐。而我们选择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城市的拉萨释放许久以来对于这个所处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在拉萨现存唯一一座坛城结构建筑吉本岗艺术中心,呈现我们对于宇宙的理解与敬畏。人们所熟悉的物理世界中,空间总有上下内外,时间也有先后早晚。然而在更高的维度里,事物并非孤立局限于此时此地。大可以是小、果可以是因,下坠可以是上升。‘我’即是我,但‘我’又化为无形的声音,通过共振,自由贯穿于不同的宇宙之中。而其中每一个宇宙,又有千般变化。”作为联合策展人,李嘉木进一步阐释了“无限宇宙”的内涵。

图为在本次展览中所呈现的数字艺术与传统建筑融合 摄影:王淑

作为以“镜像”和“声音的共振”为线索的展览,音乐同样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维度之一,声音关系在这场展览中无处不在,从卡布作品中的歌咏,到电子化的噪声,再到神殿内部的寂静与声场设计,这是一个可以在每一处停下来倾听的展览。为了配合这次展览和吉本岗特殊的坛城建筑,策展人们邀请了专业音乐人创作了本次展览主旋律,并融合西藏本土的声音,结合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技术,完美地构建音乐的‘场域’和‘状态’,将音乐转化成语言,用声音与空间对话。

“我用了1年的时间走遍了西藏所有县,拍摄了500多位民间艺术家和普通人的说唱等民间艺术。在‘无限宇宙’这个展览中,策展人们将这些声音和画面用更加整体、艺术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它的链接能力更强,更有时代意义。”藏族导演卡布对本次展览有着极高评价。

图为在中心神殿内国内知名小号手正在演奏乐曲,现代音乐与古老建筑相互融合 摄影:赵振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呈现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式,在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会有更多可能性的产生,这场‘无限宇宙’ 的展览就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吉本岗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盛立宇博士看来,“‘吉崩岗拉康’不是一个‘白盒子’,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哲学、信仰层面的意义,是每位策展人、艺术家都可以去回应的文本。这个空间借助技术的想象力,会呈现巨大的能量。”

文化的继往开来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根”,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文化事业,才能让新时代文化之树更加蓬勃生长。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