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羊宝贝”成为高原“致富新宠”

2023-10-18 来源:新华社 分享:

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村民在场院晾晒紫花苜蓿(9月20日摄)。新华社

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村民白玛努桑(左)与地区农业农村局草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巴桑多吉在查看草棚里晾晒好的紫花苜蓿(9月20日摄)。新华社

牧民在阿里地区日土县班公湖畔放牧白绒山羊(无人机照片,9月21日摄)。新华社

秋日的西藏阿里,呼啸而来的寒风,吹走了草甸的青绿,广袤的高原换上了一片金黄,逐水草而生的山羊,在牧民驱赶下,也踏上了“转场之路”。

作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托起的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这里虽然高寒缺氧,却是动物的乐园,记者沿途随处可见成群的山羊。

日土县热帮乡的牧民拉巴,正赶着羊群到冬季牧场。“这些年,羊绒价格上来了,我们的羊现在可成宝贝了。”拉巴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阿里地区日土县,地处藏西北绒山羊养殖的核心地带,是世界山羊绒的重要生产地和集散地,自古就有饲养绒山羊的传统。

“在毛纺行业加工领域,日土白绒山羊的羊绒是品质最好的羊绒之一。”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刘焱说。凭借羊绒细度较细、毛囊密度较大、单根纤维粗细均匀等优势,日土白绒山羊享誉国内外。

为进一步发挥白绒山羊资源优势,日土县提倡“大畜转小畜”,大力实施良种推广,积极搭建“科学养殖+统收统销+稳定增收”的白绒山羊产业链。目前,全县90%以上的群众参与白绒山羊养殖,山羊存栏数达14万只,其中优质白绒山羊数量达9万只。

“白绒山羊已成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日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朗色说,近年来县里还引入“竞价拍卖”销售模式,不断完善羊绒产销全链条布局。

得益于“竞价拍卖”创新,今年这里40多吨羊绒就卖出了1298万元。其中,超细羊绒成交价高达每公斤1355元,创历史新高。热帮乡龙门卡村党总支部书记达瓦元旦说:“羊绒价钱上去了,我们腰包更鼓了,对未来养殖更有信心了。”

随着“羊宝贝”成为“致富新宠”,为畜牧配套的“草产业”也在高原悄然兴起。

沿着喜马拉雅绵延起伏的山脉,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新村。记者看到4000余亩紫花苜蓿已经全部收割完毕,部分鲜草还在场上晾晒,已晒好的干草将大型草棚堆得满满当当。

高海拔草场原本瘠薄,一旦遇到暴雪,牛羊常常因缺乏草料而冻死、饿死,使农牧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紫花苜蓿的种植,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牛羊饲草问题,还为老百姓增收拓宽了渠道。

“今年紫花苜蓿每吨干草能卖到3000多元。”58岁的噶尔新村村民白玛努桑感慨,阿里干旱少雨,加之土地贫瘠,种青稞亩产只有280斤,种苜蓿亩产鲜草可达2000斤左右。

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草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巴桑多吉介绍,阿里累计推广牧草种植达11万亩,不仅有效解决了白绒山羊的饲养问题,还让群众从养殖和种植两个渠道增加了现金收入,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上实现一举两得。

“我们村每年每户卖牧草收益能达一万元,大家还准备继续扩大牧草种植面积。”白玛努桑的眼神流露出对未来无限的憧憬。(新华社)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 高原特色农业富藏家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理塘等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开展以藏猪、“极地果蔬”等高原农产品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建设,带动当地藏族群众增收致富。
  • 青藏两省区消防部门签订合作协议 共建高原应急救援体系

    记者13日从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日前,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与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在青海格尔木市召开青藏片区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勤联动联战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并签订了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勤联...
  • 【镜头里的青海】雪落高原 大湖山巅景致壮美

    雪落高原,青海湖畔的同宝山被白雪覆盖,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云海中蛟龙的脊背,呈现出一种雄浑巍峨,冷峻圣洁的美。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