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非遗尼木藏香:西藏民众的“致富香”

2023-1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赵丽)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是藏香的发源地,藏香制作技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几乎每家村户都会制作藏香,这一产业为当地村民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同时,工作的灵活性允许他们更好地平衡农业生产和其他生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尼木藏香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繁复。匠人需先用水磨将主要原料柏木碾成木浆,再将木浆晾晒制成香砖,随后,把香砖揉碎,并加水制成香泥,按照严格的比例加入檀香、藏红花、草果、沉午、坷子等多种天然名贵药材,塞入牛角挤压成条,晾干后才成藏香。

因其在制作过程中独特的原料配方和手工技艺,200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为旦增曲扎介绍藏香制作过程。中新网 赵丽 摄

2005年,藏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在拉萨开办了制作工坊,致力于打造自己的藏香品牌。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产品从尼木藏香中脱颖而出。如今,旦增曲扎的厂房建筑面积达3000平米,年收入四五百万,已经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民营藏香厂。

过去,山里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藏香推广面临一些困难。村民经常背着自己制作的藏香,到当地的茶馆等地方推广销售。

然而,随着当地政府对尼木藏香的推广和电商的普及,尼木藏香远近闻名,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商家成为常客。“如今,我们的藏香一半以上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国内其他省市,甚至还有部分出口到日本和马来西亚。”旦增曲扎说。

图为尼木县妇女在制作藏香。中新网 赵丽 摄

旦增曲扎的公司员工有近30人,大部分为尼木县当地居民。据旦增曲扎介绍,厂子里的员工在农忙时可以请假回家,农闲时去厂里做香,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工人做香是计件发放工资,多劳多得,工作时间久的,还有绩效奖金。”旦增曲扎说。 他表示,当地藏香产业极大解决了留守村民的就业问题。

据悉,在尼木县,共有500多人从事藏香制作,年生产藏香达200吨以上。仅2023年上半年,吞巴镇藏香产值约141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达917万元,带动282户藏香制作户户均增收32517.73元。随着藏香的芳香飘向四方,西藏民众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