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C视频丨亚丁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建成:再现东西融汇的“理想家园”

2023-11-01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余如波 视频 朱文博

十月金秋,稻城亚丁最美的季节,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文化博物馆——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在多彩秋景中开门迎客。

雪山之下、藏村落之中,以“吉祥八宝”之一的白海螺为整体造型的香巴拉文化博物馆依势而立,又如同一只眼睛,朝着仙乃日、夏诺多吉、央迈勇三座雪山的方向,夜以继日地眺望着。

作为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建设、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座位于海拔3900米处的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稻城亚丁旅游发展的人文业态。这里展出的唐卡、文物、拓片、照片、书籍等70余件展品,以东西融汇展陈再现“香巴拉”理想家园。

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内景。吴梦琳 摄

再现东西融汇的“理想家园”

步入博物馆,红、白、黑、黄等藏族民居的主要艺术色彩,又融入现代化展陈设计理念,构建出了一个充满藏文化神韵的审美空间,以序篇“人间净土香巴拉”和“源远流长香巴拉”“香巴拉并不遥远”“永远的香巴拉”三个单元,带领人们进入“香巴拉”文化探寻之旅。

序篇中,三幅作品引人注目:新创作的唐卡《香巴拉画卷》、明代仇英创作的《桃花源图》复制品以及西方《伊甸园》油画作品,这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理想家园的共同期许与向往。

“在展陈内容上,从东西方人们共同追寻的桃花源、伊甸园和香巴拉净土入手,梳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理想世界的追求,启迪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探索。”展陈大纲编制组负责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长虹研究员说。

为何这样设计?

在策展团队看来,稻城亚丁被世界认知的“前世今生”,让其天然带有“东西方理想家园向往追求交汇地”的基因。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籍奥地利裔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两次到访亚丁,赞叹“在整个世界里,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家”。

让洛克震撼的,除了绝世风景之外,还有稻城亚丁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这里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一片净土”,也是安放心灵的一方乐土——“香巴拉”,这里有着最美的雪山、森林、草原、湖泊。洛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刊载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经由洛克的推介,这个小村落被西方世界知晓,并掀起全球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

著名作家阿来认为,无论是桃花源、伊甸园,还是香巴拉,人类对理想家园的共同构建都是风景优美、天人合一,一脉相承。阿来说,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稻城亚丁,游览,体验,沉浸,研学,思考——关于自然,关于文化,关于人类如何诗意栖居在大地之上。

集中承载稻城亚丁丰厚文化

稻城亚丁以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美丽雪山的雄奇风景闻名于世,相较而言,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却似乎有些“散落”。在推进亚丁村保护恢复中,打造一座博物馆,就承载起了展示香巴拉文化、香格里拉寻梦文化、藏族农耕民俗文化三大文化使命,让亚丁多元文化在这里“可感可触”。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香巴拉”中,以木刻板《香巴拉指南》、精美唐卡、书籍、照片资料等丰富陈列展现“香巴拉”文化的丰富内涵。

此外,还特别展示了皮洛遗址相关内容。2021年稻城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作为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这里发掘出土了近万件石制品。

博物馆中展出的皮洛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手斧等文物,证明了至少早在13万年以前,人类已开始在青藏高原生存生活,同时,作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这些手斧也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为中外考古学界有关“莫维斯线”的长期争论画上休止符。

第二单元“香巴拉并不遥远”中,则重点展示近年来全球寻访“香格里拉”热潮。从洛克探访亚丁打开通往“世界之门”,到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在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为人们提供安放身心的世外之所,并引发世界“香格里拉寻梦”文化浪潮,再到近年来大力度推进亚丁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魂牵梦绕的稻城亚丁吸引世界各地人们慕名而来。

在第三单元“永远的香巴拉”,则展现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坚定的信念,守护着理想家园。在如今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推进背景下,随着“大香格里拉”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整体推进,加快打造世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一幅新的香巴拉美丽画卷也在徐徐展开。

亚丁的奇绝风景激发了众多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第三单元中,还展示近年来艺术家们关于稻城亚丁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画家李兵精心创作的巨幅国画《亚丁三怙主神山》,采用其独创的“块斧劈皴”笔墨技法和“挤白”“衬白”染雪法,将稻城亚丁三怙主雪山冰清玉洁、耸立云端的磅礴气势表现得生动形象。被誉为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创始人的李兵经常到高原采风写生,稻城亚丁就是他多次写生作画的地方之一,在他看来雪山是江河的源头,用雪水滋养着平畴沃野。

李兵创作的《亚丁三怙主神山》。受访者供图

这一单元里,还展示了阿西土陶、藏族服饰、高原农耕工具等特色民俗展品,还原亚丁高原农耕生活图景。源于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的国家级非遗阿西土陶,以古朴的造型和特殊制作技艺凝聚着藏族同胞的生活智慧和审美,随着文旅开发如今也成为了稻城的代表性文创产品之一。

打造多元文旅体验

亚丁香巴拉文化博物馆以稻城特有“黑藏房”藏式民居风格打造,主体结构共三层,为进一步丰富文化样态,除了主展厅之外,博物馆内还特别打造了文创区、多功能区和“亚丁阳台”观景台等不同体验区域。项目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介绍,“亚丁阳台”以一座桥将博物馆与亚丁村相连,在“亚丁阳台”,可以眺望三座雪山,感知天地辽阔、山河壮美。

在文创区,特别设置“新华文轩香巴拉书店”,一批稻城亚丁主题图书集中亮相,包括《稻城——在那遥远的地方》《稻城县旅游文化丛书》等书籍、摄影集,还有甘孜文旅局特别约请小红书人文旅行作家、摄影师、自由撰稿人等共同创作的《重返香格里拉—稻城亚丁》等新作。

新华文轩香巴拉书店。吴梦琳 摄

《重返香格里拉——稻城亚丁》一书中,以“重返香格里拉”“游牧者之歌”“雪山的回响”“稻城亚丁旅行实用攻略”四个篇章,用当下文旅达人们不同的视角,展现“香格里拉作为联结现实世界与理想家园的出入口”。

多功能厅内,则播放着原生态音乐数字专辑《向阳之地·亚丁》。在稻城亚丁原生态风景之中,索郎达吉和拥金措纯粹、嘹亮歌声,与鸟语虫鸣、溪水潺潺之声交织回荡,让听者的思绪似乎也跟随歌声飘向窗外雪山之巅。

据了解,在亚丁村保护恢复中,以亚丁博物馆为首,洛克小屋、亚丁画廊、非遗体验中心(唐卡绘制、藏族造纸、牛羊皮手工制作等非遗体验)、音乐酒吧(亚丁说唱和山歌等音乐文化体验)的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深挖亚丁历史文化艺术“宝藏”,彰显悠久历史、国际渊源和民族特色,守护传承文化“灵魂”,加快打造独具亚丁特色、更好精神文化需求的系列文旅体验。

稻城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这些系列文旅项目中,除了展示本地自然与人文多样性与独特性之外,也希望展示一种宽阔的胸襟与眼光,同时呈现东西文化中对于理想家园在这里交汇的共同向往,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期许。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