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跨越千年奇缘,上海藏红花“安家”雪域高原

2023-11-04 来源:新华网 分享:

西藏萨迦县“藏红花基地”。 基地里的藏红花。(均受访方供图) 制图:张继

雪域和煦的阳光下,西藏萨迦县“藏红花基地”近日落成。这应该是世界上目前海拔最高的藏红花大型生产种植基地,这片“试验田”背靠上海掌握的当下全球最先进藏红花种植技术,更掀开了上海科技援藏谱写的新篇。

近年,在上海医药旗下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简称“上药药材”)与上海援藏干部持续努力下,藏红花高原引种试验基地终于在萨迦县设立,“汇爱萨迦·藏红花种植项目”也同时启动。西藏将有望告别无藏红花大规模种植的历史,同时,这一朵朵“小花”也将撬动当地大健康产业新机。

让含有特殊药用价值的贵重药材——藏红花“安家”雪域高原并不容易,这背后有上海技术团队的持续攻关、上海援藏干部的全力支持,更是一段跨越千年、连接沪藏两地的缘分。

上海道地药材“出差”,播下藏地产业发展“新种子”

“从长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到如今开出淡紫色小花,在西藏看见这一幕,心情是很美妙的。”对上药药材特色中药事业部总经理张雪和她的同事们而言,藏红花花开藏地是今秋的最美收获。近两年,上海的这个技术团队多次进藏。

很多人都以为藏红花是西藏的,殊不知它是“上海特产”,“上药藏红花”是上海市唯一的特色量产道地药材。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和长兴岛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加上长江及东海水体的调温作用,这为藏红花的生长发育营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小气候。

上药药材1979年从海外成功引种藏红花球茎,就此拉开国内种植藏红花的序幕。如今,其位于上海崇明的生产基地已是国内单体最大的藏红花生产种植基地。更重要的是,上药药材从未间断过相关种植技术的科研。比如,上药药材完成的“藏红花栽培及种球复壮技术”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0年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历经45年钻研,上药药材藏红花的培植及生产自成体系、品质过硬。

也因此,多年前,上海的援藏干部们与上药药材开始接触,就萌生将藏红花引种西藏的想法。得益于技术的突破与成熟,上海道地药材“出差”的时机终于到了。今年9月初,萨迦县的“藏红花基地”迎来了第一批来自上海的藏红花球茎,同时也播下了藏地产业发展“新种子”。

“带土种植”传经验,构筑藏红花高原引种先进模板

藏红花此番引种高原,一方面源于上海援藏干部助推当地新发展的情结。另一方面,藏红花“安家”西藏萨迦也有“回家”的意味。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原产于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后经印度传入西藏,再由西藏传入内地。因此,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西藏所产,取名“藏红花”。西藏出土的重要历史文物,1000多年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上,就记载了进贡中原中央政府的土特产品中有“藏红花”。

藏红花在古时被作为香料、调味品使用,并逐渐被发现其临床、保健作用,成为一种贵重药材。虽然藏红花不产于西藏,但这段历史渊源使藏红花成为西藏的特色药材,至今仍是西藏文化和中药文化的重要组成。

不过,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严苛环境下种藏红花,很不容易。多年来,西藏一些地区试种过藏红花,终因种植技术等原因,未取得大规模种植成功。

“上海与高原藏区气候条件截然不同!”张雪告诉记者,此番在高原引种藏红花主要克服两大技术难题,即温度与湿度,“以温度为例,温度太高,它会休眠;温度低了,可能就死了……我们有技术团队光监测温度就得一日三次,白天一个时段,另两个时段是晚上10点、凌晨5点。”为了让藏红花在“第二故乡”真正安家,近两年,上药药材科研团队6次赴藏考察,不仅“带土移植”传授上海经验,更全面了解温室建设、温度控制系统、水肥灌溉系统和季节气候、种植时节等情况,成功摸索出藏红花高原引种的先进模板。

“小花”撬动大健康,开启鲜花盛开的“致富黄金路”

藏红花要克服水土不服,真正在“第二故乡”安家尚需过程。当前,围绕藏红花种植技术、植物特点、生长周期、技术改造、大棚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开花后花丝采摘和加工、下一代子球茎培育等各环节,上药药材科研团队开启了全流程跟踪指导,在关键环节还将实地奔赴高原。

此前,该技术团队在上海崇明进行过一个模拟西藏高原环境的小型种植试验,这次在萨迦县启动运行的“藏红花基地”属于扩大版试验。为此,技术团队还建立起一种不同于世界几大主要种植基地的新技术路径。“对我们引种工作来说,开花、收获,只能说完成了‘半程’目标,我们现在种下的是母代藏红花,等它孕育出子代种球,开花结果,才算完成一个植物生长循环,引种才算真正落地。”张雪预计这个时刻会在明年四、五月份。

现代研究已发现,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药学价值。随着引种工作推进,藏红花有望成为西藏重点的经济产业之一,开启一条鲜花盛开的“致富黄金路”。

在此期间,沪藏的缘分将始终延续。就在2021年12月,上海等七(省)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2022年8月,藏红花作为上海市首批全产业链纳入中药材可追溯系统的产品之一,依托追溯平台实现了中药材从种植、采收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后续,萨迦藏红花高原引种试验基地将全面对接上海中药材可追溯系统,进一步推进西藏藏红花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