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格萨尔》唐卡传承人:青稞粒上练技艺 只为展现“鲜活”人物

2023-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立冬时节,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早已白雪皑皑。

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康玉噶玛噶止唐卡艺术绘作中心,60岁的藏族唐卡“仲唐”传承人彭措德勒正在指导几位学员为大幅《格萨尔》唐卡勾图、填色:“线条越细越好,尤其是人物面部,线条越精细,表现出来的人物才能越鲜活。”

图为彭措德勒指导学员为《格萨尔》唐卡人物勾图。巷欠才让 摄

《格萨尔王》与《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并称世界三大史诗,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萨尔》唐卡是《格萨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不断创作和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仲唐”,意为《格萨尔》唐卡。

彭措德勒是藏族唐卡三大流派之——噶玛噶赤画派的传承人,也是仲唐的传承人。

1963年出生的彭措德勒7岁时在青海省玉树州在囊谦县香达镇扎尼村小学读书,因为爱好绘画艺术,绘画见长的他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天才小画神”。

1978年,15岁的彭措德勒被涉藏地区知名的噶玛噶赤绘画大师索南尼玛收为徒弟,从一粒青稞粒上绘制佛面到绘制大幅唐卡,彭措德勒在大师的指导下从基础入门,苦练基本功。

图为彭措德勒正在创作。巷欠才让 摄

“那时候学艺条件不好,土地、石板、布块都是练习的‘画板’,唐卡上的大小佛面是‘灵魂’,要练习精细的线条,高原常见的青稞粒子是最好的材料。”彭措德勒说。

看他学习刻苦认真,索南尼玛大师单独给他传授了噶玛噶赤派系的密宗绘画法。在大师门下深造的八年里,彭措德勒共学习绘制了几千幅唐卡。大师圆寂后他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大胆创新学派艺术风格,创造独立绘彩方式,经过实践锻炼,彭措德勒已成为青海玉树地区噶玛噶赤派系的知名绘画家。

图为彭措德勒正在绘制唐卡。巷欠才让 摄

近年来,在他的策划和努力下,调集四川、西藏、青海等地画师,以噶玛噶赤绘画风格为基础,为各地的《格萨尔》博物馆和展览馆等绘制以《格萨尔》史诗为内容的60多幅巨幅唐卡、壁画、油画等作品。

2019年,彭措德勒创立了青海康玉噶玛噶赤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玉树市康玉噶玛噶止唐卡艺术绘作中心,招收生活困难农牧民学员,从勾线、上色等基础手艺学起,传承古老唐卡绘画技艺,帮助学员增收致富。

“有些学员是零基础,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多学员都能独立完成一幅完美的作品。这也就代表着他们可以自己去带另一批学员,大家知道这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增加收入,所以学员们都很勤奋。”彭措德勒说,公司每年为学员发放工资100多万元,唐卡绘画传习的4年时间,共发放工资600多万元。

彭措德勒表示,将不断绘制唐卡传承和发扬《格萨尔》文化,挖掘自身潜力,推陈出新,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中来。

《格萨尔》史诗传承方式属于“活态”传承,口传也是《格萨尔》史诗最初的传播形式,除说唱艺人外,传承艺人还包括掘藏艺人、圆光艺人、闻知艺人、吟诵艺人等。目前青海省搜集、整理、出版《格萨尔》史诗部本140余部,记录下了古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文化。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