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青藏高原腹地5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

2024-01-24 来源:新华社 作者:春拉 分享: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距今5万年前,青藏高原腹地已有人类居住。这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青藏高原腹地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历时6年的最新考古发现,刷新了此前4万年前青藏高原腹地古人类生存的历史。

梅龙达普藏语意为“腰间的镜子”,这处洞穴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城南约30公里狮泉河上游左岸的石灰岩山体上,海拔4700米,是世界范围内海拔最高的超大型史前洞穴遗址。

梅龙达普遗址远景。(资料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2018年7月,联合考古队在旧石器考古调查中发现了这处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开展了连续正式考古发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凌介绍,该洞穴群由一字排开的三个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号洞规模宏大,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目前一号和二号洞穴已出土旧石器时代至早期金属时代各类文化遗物逾万件,包括石制品、骨制品、陶片、青铜器、植物遗存等。一号洞壁还发现排列有序的竖条纹、人形轮廓以及太阳等以红色赭石绘制的岩画。发掘期间考古队还对遗址所处的革吉盆地进行了系统调查,现已发现大量旷野旧石器地点、洞穴、洞穴岩画遗存,显示以梅龙达普遗址为核心的遗址群代表了该区域长时期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历史。

梅龙达普遗址发掘现场。(资料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一期一号洞中后部堆积的系统测年工作正在进行中,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显示,该期遗存早于距今5.3万年;二期二号洞主文化层不晚于距今4.5万年;三期一号洞洞口主文化层距今4000-3000年,顶部层位距今1000年。”张晓凌说。

第一期遗存——石制品(上);第一期遗存——动物化石(下)。(资料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提供)

梅龙达普洞穴考古工作阶段性成果指出,一号和二号洞穴多期人类活动留下的文化遗存证明,古人在距今5万年就已在此生活,其间由于气候因素或洞穴坍塌等原因而离开,后期又再度居住。多期的文化遗存为探讨远古人群在极端高海拔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与演化、徙居模式、社会组织形式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材料。而距今5万年以前、距今4.5万年和距今4000-3000年等关键时段的文化遗存则为解决人类最早登上高原腹地、早期现代人扩散路线、动植物资源驯化利用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甘南武威天祝玉树果洛海南海北海东海西黄南迪庆州昌都那曲林芝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