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索南丹增:保护好生态是玉树的国之大者
| 2024-03-10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索南丹增表示,玉树州作为民族地区、生态重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生态优先 强化系统保护治理
索南丹增表示,玉树是“三江之源 中华水塔”,保护好生态是玉树的国之大者。近年来,玉树州突出生态优先,强化系统保护治理,绿色本底更加浓厚。

在过去的一年里,玉树州荣获国家生态文明督察激励地市,玉树市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两年达100%,隆宝滩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德曲源列入国家重要湿地,湿地面积居全国前列。

此外,玉树州还探索形成了生态体验环境教育、自然科考体验和国际漂流体验等3个特许经营项目;目前已有3.1万名生态管护员巡山巡河护草、救护野生动物,家庭年受益2.16万元;近23万农牧民享受到国家草原奖补政策,年均发放生态奖补资金达8.8亿元,群众享受生态保护成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玉树围绕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重大要求,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农牧和文旅两大传统绿色产业,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构建高端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科技赋能 打造绿色有机产品
生态农牧产业上,玉树坚持“绿色、有机、高端”的路子,在产业布局、产品质量、效益和附加值上下功夫,形成标准化养殖、牦牛藏羊种业、饲草料储备、黑青稞种植等“六大”生产基地,“牧户+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市场”全产业链基本建成。

2023年,玉树建成了40个生态畜牧业示范合作社、8个千头牦牛养殖基地、7个千只藏羊养殖基地,培育农畜产品龙头企业18家,与北京首农集团共建农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荣获“中国牦牛之都”称号,玉树牦牛产业入选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节产业振兴典型案例,玉树扎什加羊、玉树牦牛、玉树黑青稞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5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22个;合作社分红突破4000万元,群众从发展畜牧产业方面尝到了甜头。

索南丹增表示,下一步玉树州要打造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主供区,对农牧主供区产品进行科技赋能,使高原地区的有机农牧产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带动产业发展
生态文旅产业上,玉树对标国际市场高起点谋划,制定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三年规划,积极打造省级全域旅游、文物保护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45个旅游驿站、7个特色文旅小镇;25个藏族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评为“中国藏族舞蹈之乡、中国藏族山歌之乡”称号;举办的“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举办的“澜湄国际影像周活动”在东南亚各国反响强烈;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3亿元,均增长29%。“大美青海 江源玉树”品牌越來越响。

索南丹增表示,玉树州所在的高原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自然风光原生态,人文风情独特。接下来要进一步打造好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玉树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生态旅游品牌,带动当地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清洁能源 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此外,索南丹增还表示,将系统推进清洁玉树建设,壮大清洁能源的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全面实现绿色转型。要用清洁的能源来支撑绿色的发展,最终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玉树之美,美在生态。索南丹增向大家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到江源玉树走走看看,体会三江之源的大美震撼。
记者 郝莉娜
策划 唐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