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卫东:用迪庆的“走心”换游客的真心 用政府的诚意赢得市场的满意
| 2024-03-10 来源:香巴拉资讯 | 分享: |

2023年11月26日,滇藏铁路丽江到香格里拉段通车。这条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的铁路,让云南省迪庆州迎来了“动车时代”。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张卫东表示,迪庆州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在去年实现了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02%的好成绩。

旅游市场复苏带来发展机遇
2023年,迪庆州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一年里,迪庆州累计接待了国内外游客2522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了旅游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102%。随着滇藏铁路丽江到香格里拉段的通车,迪庆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及其系列活动,推出了“冬游香格里拉”系列优惠政策,一共发放了1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引流成效十分明显。同时迪庆州还提出“自然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双高地建设目标,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生态迪庆 飞羽天堂”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

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为迪庆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张卫东介绍,迪庆州直接或间接从事文旅产业的人数,占到了全州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文旅产业的发展,有力保障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

近年来,文旅产业乘势而上,迪庆州全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推广特色民宿建设经验,引进头部旅游平台企业,加大宣传营销,抓好市场规范等工作,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8.3亿元。
张卫东回忆起自己在维西县塔城镇调研时,了解到当地的一名叫和艳群的建档立卡户。作为曾经的贫困户,和艳群在基层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开办了民宿客栈,去年客栈的全年收入达到50多万,还带动起一方群众增收致富。和艳群创业成功的故事,正是迪庆州按照“村庄变景点 田园变公园 民房变民宿 村民变演员”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让传统文化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让古寨村落美起来,田园农业强起来,民族文化活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的具体体现。

用“走心”和诚意补齐发展的短板
同时张卫东也表示,迪庆州的文旅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首先,旅游的产品老、模式老、业态老。其次是服务能力比较弱,导致游客停留在迪庆的时间还比较短,游客消费还不高。冬季旅游的短板明显,包括“吃、住、行、游、购、娱”6个要素的核心层次配套也还不足。第三是交通基础保障仍然比较弱,品牌宣传推广也有差距。

在过去的一年里,迪庆州立足实际,紧盯短板,抢抓机遇,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引流工作提质增效”“推动业态产品创新升级”“推动服务质量巩固提升”四个方面推动迪庆文旅产业提质升级。通过健全基础设施,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以更有温度的服务来打造旅游软环境,让游客在迪庆人头攒动的街头,还能感受人文迪庆的魅力,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张卫东表示,接下来还将通过深入挖掘迪庆的文旅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的名片,用山有故事、水有传奇的迪庆,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城市风情,邂逅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在业态创新上持续的发力,助推迪庆文旅从传统的看山看水看风景,向观文品史、感受生活、解锁体验来进行转变;通过提供宾至如归的消费服务,来汇聚旅游的人气,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特别是想再来,用迪庆的“走心”换游客的真心;通过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来保障文化旅游需求落地,用政府的诚意来赢得市场的满意。

张卫东表示,迪庆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至迪庆,定有梦与美景,徜徉“香格里拉”,便是诗和远方。诚挚地邀请四方宾朋到迪庆这个世界的“香格里拉”来做客,看一看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湖泊草甸、“三江并流”的壮丽山河,感受迪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奋进之志,和谐共居的多彩文化。
记者郝莉娜
策划 唐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