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格桑次仁:在高原培养更多的田径运动员

2024-04-04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

格桑次仁细心观察扎西次仁训练情况。 图由格桑次仁提供

因热爱留在田径场 

见证西藏中长跑跨越发展

1小时1分57秒!2024年2月25日,西藏中长跑运动员扎西次仁打破了半程马拉松国家纪录,成为西藏第一个刷新国内半程马拉松纪录的运动员。教练格桑次仁在终点给他献上哈达,“好样的!你做到了,非常棒!我们完成了既定目标!”师徒俩激动地相拥在一起。

“从2018年3月开始参加比赛到现在,扎西次仁获得了大大小小100多枚奖牌,不夸张哦。”说起扎西次仁,格桑次仁竖起大拇指。

3月19日早上6点,在林芝高原训练基地,今年59岁的格桑次仁像往常一样,带领运动员们走进田径场开始训练。“68秒,快了!”“73秒,慢了!”“扎西次仁注意节奏,把头抬起来,摆手臂。”场边的格桑次仁认真记录着队员们的速度和身体状态。此时,天还未亮,格桑次仁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田径场,提醒着场上运动员保持状态。

上午9时许,格桑次仁结束带队训练后回到基地,开始分析上午的训练数据。稍作调整后,他向记者介绍起了西藏中长跑队的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西藏中长跑项目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西藏田径(中长跑)成绩在全国居倒数;90年代仍处在中下水平;21世纪开始,西藏青少年田径(中长跑)成绩逐步提高至中上水平;2015年后,西藏中长跑水平达到全国上游,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开始崭露头角。这些年,以多布杰、扎西次仁、次仁措姆、旦木真次旺等运动员为代表的西藏中长跑队伍颇受关注。他们在国内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取得较好成绩,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西藏中长跑运动员的实力。

1965年,格桑次仁出生在山南。运动员时代,他有着令人瞩目的成绩。退役后,他依旧选择留在田径场,担任西藏中长跑队的主教练。“我是因热爱走进田径场,并留在田径场。希望在我有生之年里能一直做着喜欢的工作。”回首31年教练生涯,格桑次仁把大半辈子的心血都洒在了田径场和运动员身上,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冠军。

远赴非洲“取经”7年 

为每名运动员定制训练计划

回首这些年的成绩,格桑次仁感慨万千。自2013年起,西藏中长跑队每年都会选派优秀运动员前往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田径运动发达的国家学习训练。

格桑次仁说,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耐力项目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在非洲,西藏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长达7年的训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技巧和抗压能力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训练伙伴里,包括男子5000米和10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凯内尼萨·贝克勒,以及后来的多哈世锦赛男子马拉松冠军勒利萨·德西萨等世界顶尖跑者,于我们的运动员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格桑次仁说,“尤其是世界顶级运动员带来的训练氛围,能感染每一位运动员,让他们时刻牢记,即使你优秀,但还有更多人不仅优秀还努力,所以你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西藏中长跑运动员多布杰以28分26秒86的成绩勇夺男子10000米金牌。“有些人会说,这可能就是天赋吧!”格桑次仁说,除了天赋,更多的是百战百练,“是日夜拼搏和科学的训练计划,才成就了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然而,在2019年的多哈世锦赛和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多布杰均中途退赛,原因几乎如出一辙:凉水降温后肠胃不适。在酷热难耐的多哈尤为明显。原先在终点等候佳音的格桑次仁,整理好思绪带着多布杰离开赛场,前往医院检查,好在检查结果没有大问题。

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在格桑次仁的理念里,运动员如果中途退赛或失败,那就需要改变策略,总结经验,重新出发。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因材施教”,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情况登记和运动员发展趋势分析中,格桑次仁不断发掘运动员的闪光点,为每名运动员制定独一无二的训练计划。

回到西藏后,格桑次仁从饮食搭配入手,开始为多布杰制定新的训练计划。“68天里,我亲自为多布杰准备营养均衡的饭菜,并重新调整训练计划,每分每秒都在观察多布杰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情况。”格桑次仁说。

有了多哈的教训,格桑次仁越来越注重科学训练方式和营养摄入,为做好运动队保障工作,区竞体中心高薪聘请营养师随队负责运动员饮食。

建立后备人才库 

推动西藏中长跑不断向前

如今,西藏中长跑这把田径火炬由扎西次仁接力。在格桑次仁眼里,扎西次仁虽不是天赋异禀,但一定是肯吃苦、肯下功夫的优秀运动员。就像2月25日扎西次仁打破半马国家纪录。1小时1分57秒这个成绩,师徒俩早已约定好了,格桑次仁相信,自己带的“兵”有这个实力。

每天早晨6点,格桑次仁准时在楼下等待运动员,跟着他们进行10至15公里的长跑训练,他在场边紧盯运动员,一声声提醒,督促运动员调整状态。无论季节更替、天气变幻,他们的训练日常从未改变。这是格桑次仁坚持了31年的习惯,得益于这样风雨无阻的训练模式,西藏中长跑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在强手如云的竞技场上,运动员的意志至关重要。”格桑次仁告诉记者,面对强大的对手,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要时刻保持自信,才能跑出更快的速度,获得更好的成绩。

如今,西藏中长跑队像是茁壮成长的猎豹,在田径场留下鲜艳的脚印。“西藏近几年的中长跑发展有了显著进步,最直观的就是比赛场次多了,我们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了,队伍整体水平也有很大提升。”格桑次仁希望西藏中长跑竞技水平能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能站上更高的领奖台,“当前,急需建立后备人才库,把运动员梯队建设抓起来,继续培养好苗子,为西藏中长跑队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西藏中长跑队就能一直向前发展。”

今年,格桑次仁要带着扎西次仁和其他队员参加多场赛事,3000米障碍作为扎西次仁的优势项目,格桑次仁希望扎西次仁能再次刷新纪录。同时,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积分赛,格桑次仁也对运动员们寄予厚望:“这场赛事关系到他们能否参加明年全国运动会,我相信这些孩子们。”

记者手记

格桑次仁教练与我的父亲年龄相仿,采访中,我真切地认识到了他性格中迥异的“两面”——训练时,他在赛场上“怒吼”,雷厉风行;训练结束后,他又秒变慈祥的父亲,和运动员轻声细语地聊天。

每一天,格桑次仁都会详细记录、分析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试图找到训练规律和科学依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下来,格桑次仁还真总结出了每一位运动员的训练“指南”。

格桑次仁有一个女儿。与父亲专注体育不同,女儿喜欢旅行,增长见识。作为父亲,格桑次仁常觉亏欠女儿,因为工作,女儿自幼便少了父亲的陪伴,但他也相信,女儿比任何人都支持自己,希望他能实现梦想。

人生的前半场,格桑次仁在田径场上发光发热,如今他已年近六旬。60岁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终于可以退休、享受晚年的时刻。但对格桑次仁来说,60岁还可以继续留在田径场、继续带队训练。过去的31年,他和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运动员们双向奔赴;未来,他想继续热爱的事业,守护着西藏中长跑队跑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