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高原小村 幸福绵长——日喀则市仁布县普纳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见闻

2024-04-08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汪纯 分享: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提到:“日喀则市仁布县切娃乡普纳村59户村民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村民们自发将民族团结写入村规民约,约定每年召开民族团结座谈会,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白皮书的专门推介,让普纳村的民族团结故事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日前走进普纳村,探寻团结“秘诀”、共富“密码”。

有形有感有效——

丰富民族团结载体

“此生必驾”318国道从普纳村穿行而过。普纳村的故事正是从路开始的。

2006年,仁布县各乡镇的贫困户搬迁至318国道沿线,形成了如今的普纳村。

从此,这条“团结线”“幸福路”像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让各族干部群众交往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交融更加深入,在经济上相互扶持、在文化上包容并蓄、在情感上难分难舍,同舟共济打赢脱贫攻坚战,正阔步前行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共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幸福时光。

走进普纳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骑行驿站(红石榴驿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三交”广场,这些有形的设施,已成为造福群众的港湾、对外展示的窗口、发展旅游经济的引擎、推动民族团结的平台。

骑行驿站(红石榴驿站)的留言榜上,出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感谢”。驿站内床铺、烧水壶、无线网、药品等物品一应俱全,为过往旅客提供免费休息和住宿服务,有效解决了318国道辖区路段车流量较大且缺少休息区的难题。自2023年5月4日投入使用以来,越来越多像“李明骑迹”这样胸怀“诗和远方”的旅客,在这里休整后,继续前行。

仁布县委、县政府总投资80余万元,将闲置的旧村委会全面打造成县、乡、村三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原广场打造为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广场,使民族团结思想响彻山川峡谷,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在雅江河畔。

交往交流交融——

谱写民族团结故事

“一次前往区外学习蜜蜂养殖技能的机会,开辟了改变我人生命运的一条新路。”2013年,普纳村索朗次仁参加了一次为期5个月的观摩培训,前往四川、云南、甘肃、江苏等地,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也开启了他的“甜蜜”事业。

如今,在政府扶持下,索朗次仁开设的蜜蜂养殖场形成了一整套蜂蜜产业体系,带动了普纳村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共享“甜蜜”。

长期以来,普纳村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温暖故事不断上演。据了解,目前,普纳村共有民族团结家庭9户,多民族家庭5户,村级评选民族团结典型户4户。

2008年,青海省民和县回族群众马彬林来到普纳村,靠着修补轮胎的手艺开启了创业之路。“当时资金和住房是我最大的困难,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普纳村群众借钱,万万没想到,这里的乡亲们不但帮我筹备资金,还帮我找场地、买工具、拉生意。”马彬林感动地回忆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马彬林告诉记者,他每年拿出自己的积蓄,逢年过节慰问帮扶村里的20多户群众,并资助了8名学生。就这样,马彬林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阿爸”,并在村党支部和辖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极力推荐下,成为一名双联户户长,以联户平安、联户增收为核心,以联户文明、联户小康为重点,在“第二故乡”一点一滴汇聚民族团结力量。

在普纳村,民族团结家庭徐文军、央珍夫妇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民族团结“秘诀”:“我们的家庭特别注重道德和法治教育,向来秉持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关系原则。”这对夫妇还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丰富了大家的餐桌果盘,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尊重和赞扬。

近年来,普纳村党支部立足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新制定“普纳儿女一家亲、共筑幸福好家园”党建品牌,在重要节庆节点,组织动员村内藏族、汉族、回族、撒拉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分享各民族传统风俗,共同叙说美好幸福生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治共建共享——

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在普纳村,民族团结“一家亲”让基层治理“一张网”更结实、更可靠,兜起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普纳村积极打造“普纳儿女一家亲、共筑幸福好家园”党建品牌,以“小积分、新风尚、创典范”为基层治理工作平台,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为力量,实施积分制管理方式,让村民从“站着看”转变为“抢着干”,群众积极性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明显优化、矛盾纠纷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逐步下降,探索了一条用小平台、小积分管出大和谐、大稳定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拉日高速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大量务工人员进入普纳村。切娃乡派出所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项目部靠前增设“民族团结警务室”,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如今,我们的警务室工作人员与公路建设工人的关系唯有用‘朋友’形容最恰当不过。”切娃乡派出所所长旦增塔吉告诉记者,民族团结警务室依法维护了各族群众切身利益,保障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

眼下,经过普纳村旁的拉日高速主体已经全线贯通。展望未来,西藏这片广袤土地上,“团结线”正越建越密,“幸福路”将越走越宽。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