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重焕新生!这里成为拉萨热门的看展打卡地!

2024-04-11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张原 分享:

中国西藏网讯 人间四月天,莫负好时节。假日期间,许多拉萨市民和游客纷纷前往新晋网红打卡地——西藏美术馆看展打卡,在与笔墨色彩的近距离接触中接受艺术的熏陶。

图为西藏美术馆 摄影:王淑

西藏美术馆于2023年底正式开馆,是西藏首个自治区级的美术馆,这里原是承载着西藏工业文明的拉萨水泥厂旧址,经过几年改造建设重焕新生,以全新的身份展示在大众面前。

这座在拉萨水泥厂基础上改造建设的美术馆,充分利用老厂房原有设施和条件,将原水泥厂的工业遗址元素巧妙融入到美术馆的设计当中,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出西藏工业文化和红色文化记忆。

图为西藏美术馆(局部) 摄影:王淑

走进西藏美术馆,馆内A区1号展厅正在展出“雪域名家”系列的第一个展览“雪域寻梦·余友心美术作品展”。

余友心是西藏著名画家,曾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美协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画院艺术顾问。1982年定居拉萨至今,余友心走遍了高原的山山水水,寻访了无数的农牧人家,创作出一大批精品佳作。

图为余友心老师分享创作过程 摄影:王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偶然的机遇让我来到了西藏,我从四十岁的不惑之年退回到人生的起点,从零开始学习。”余友心说,此次展览共展出了40余年来在西藏创作的100幅个人精选作品。展览分为“雪域净土”“天界舞者”“心象意境”“高原之灵”等四个部分,绘画作品涵盖了布面重彩、纸本水墨和纸本重彩等艺术种类。

“来西藏40余载,但我始终是个小学生,我视生活在雪域大地的藏族同胞为蒙师。”耄耋之年的余友心谦卑地自称是白发学童。

余友心认为藏族群众像对待亲人朋友般与山水朝夕相处,充满着深深的敬与爱,享受着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在艺术创作中余友心也情不自禁地学习用藏族群众的方式感受自然的美,全心全意地描绘大美西藏。

余友心说,在西藏只要深入群众生活且用心感受,随处可见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放牧、耕地、盖房子的一举一动都充斥着艺术和美,我也是从藏族群众的生活和他们讲述的传说故事展开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作。

图为观众观展 摄影:王淑

图为观众观展 摄影:王淑

“西藏是块福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余友心解释说,在没来西藏之前自己百病缠身,来到西藏后逐渐痊愈,如今虽已是高龄但身体依旧硬朗健康。西藏给了自己肉体的第二次生命和艺术的第二次生命。

“我为什么要来西藏?唯愿洗涤心境、重塑灵魂,现在我已经如愿以偿!”余友心说,未来将会继续深入农牧区,从民间艺术中寻找灵感再创作,也会在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突破,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西藏各民族团结奋进、幸福安康的美好景象。(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贾华加)

图为展出作品 摄影:王淑

图为西藏美术馆(局部) 摄影:王淑

图为西藏美术馆(局部) 摄影:王淑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