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去年接待读者超18万人次

2024-04-23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

自治区图书馆馆内一角。 阿旺尼玛摄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阅读,使我们拥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底气,积累不断超越自己的资本。4月23日,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阅读”。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去探访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重拾安静的读书时光。

【数据】

激发市民阅读热情 去年该馆图书借阅量大幅增长

目前,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拥有馆藏书籍50余万册,包括社科、哲学、军事、经济、文学、历史、地理、医疗等二十二类。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少儿图书借阅量达5046册,与前几年相比大幅增长。2023年,该馆期刊阅览部接待读者74977人次,与2022年相比,增加14962人次。2023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典藏部借阅量达20330册,比2022年增加9000余册。2023年,典藏部共接待读者181070人次,较2022年大幅增长。

阅读者队伍的日益壮大与借阅量的持续增长,都得益于图书馆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近年来,该馆精心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阅读热情。同时,该馆还充分利用节假日的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主题讲座、亲子阅读、图书展览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阅读选择。

【书目】

阅读需求日益多元

最受欢迎的十本书“出炉”

2023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最受读者喜爱的十本书籍分别是《后宫·如懿传》《阴法唐西藏工作文集·上下册》《许三观卖血记》《心理抚养》《西藏简明通识:松石宝串》《平凡的世界:普及本》《金字塔原理·实战篇:全面提升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藏通史·当代卷》《西藏的寺庙和佛像》《西藏的文明》。

记者了解到,图书借阅排行榜是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借阅记录为依据统计产生。大数据显示,读者借阅最多的图书类别前三名分别是文学、哲学、历史,借阅排行榜直观反映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取向和阅读趋势。文学类中,《平凡的世界:普及本》《许三观卖血记》等热度不衰;影视剧作品的热播也掀起了原著阅读热,如《后宫·如懿传》。西藏历史类及西藏地方文献相关书目依然是读者最喜爱的题材,如《西藏简明通识:松石宝串》《西藏通史·当代卷》《西藏的寺庙和佛像》《西藏的文明》。

如今,读者的阅读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各类榜单正是能够直接反映广大读者的阅读选择和趋势的晴雨表。“我们发现,有些读者到图书馆阅读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的,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满足不同阅读口味的图书。而文学类图书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题材,往往能够满足这类读者的需求。此外,随着电视剧和电影的热播,原著的借阅量也相应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类图书的受欢迎程度。”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典藏部负责人德吉白珍解释道。

【品牌】

营造“书香西藏”氛围

图书馆品牌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公共图书馆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宝库,是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在聚集人、启迪人、滋养人中,推动着一座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文明进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正是这样的存在。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党委副书记、馆长央金卓嘎介绍,近年来,该馆品牌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致力于推动少儿阅读和特殊群体阅读,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其中,“阿佳讲故事”“小小图书管理员”等活动深受少儿喜爱。同时,图书馆还特别关注盲人读者,举办了“阅读还你光明”主题知识竞赛及盲文摸读比赛。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积极调动社会力量,与社会力量合办“阅读引领未来”为主题的阅读联盟行动,将服务从馆内延伸至馆外。此外,每月还举办面向公众的“西图讲坛”讲座,邀请区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广大读者授课,涵盖文学、历史、美术、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营造出了“书香西藏”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