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钢铁“天路”在雪域高原沐春风展巨变——青藏铁路西格段建成通车40周年综述

2024-05-06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分享:

穿越历史的重重雨雾,顺着山峦起伏的峡谷从西宁一路向西,无论村落密布的山脚下,绿波荡漾的草原深处,还是黄沙肆虐的戈壁腹地,青藏铁路像一条凌空飞舞的钢铁巨龙,雄踞于世界屋脊。历经40年的风雨变迁,它见证了高原铁路人感天动地的顽强拼搏,铸就起雪域高原日益腾飞的一个个传奇。

筚路蓝缕,开辟凝聚期盼的梦想之路

40年前,从西宁到格尔木816.5公里的路程中,高山、峡谷、沙漠、河流、冻土……曾是横亘于青海人民眼前的道道天堑。尽管有着储量丰富的地下矿产、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绿色肥美的畜牧特产,但苦于运输条件受限,一直深藏“闺中”。

“以前从察尔汗往西宁发运钾肥,一个来回要一周时间,而且路况不好,那时做梦都期盼着铁路能早日修到格尔木。”回顾40年前跑汽车运输的经历,家住海东市乐都区的刘涛感慨万千,期盼铁路修到家乡,是那个年代高原人民最炙热的期盼。

遇水架桥逢山开路。依托国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现实需求,历经数次建建停停,1974年,数万名铁道兵浩浩荡荡开赴高原,再次吹响修建青藏铁路的集结号,向一个个艰苦绝卓的自然困难和技术壁垒发起挑战。

修通青藏铁路,横亘于天峻草原和柴达木之间的关角山是必经之路。由于山体地质结构复杂活跃,地下水异常丰富,隧道塌方频繁,加之隧道内空气稀薄,全长4.01公里的关角隧道,成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中的最大瓶颈,几乎靠人力开凿的隧道,推进异常缓慢。

人定胜天,天堑变通途。经过铁道兵1000多个日夜奋斗,1977年8月15日,铺轨列车顺利通过关角隧道,在雪域高原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也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的孕育发展积淀起坚实的实践基础。

“那个年代,大家一心想着要啃下关角隧道这块‘硬骨头’,每个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追忆冰雪连天的筑路生涯,曾参与关角隧道建设,转业后主动留下来维护关角隧道的德令哈工务段张生林思绪澎湃。

山重重、路重重,建设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声汽笛,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全线建成通车,宣告了青海高原一个划时代的飞跃。

砥砺传承,建设衔接幸福的发展之路

路虽远,行则将至。2014年4月15日,随着关角山深处两声惊天炮响,历经7年鏖战,全长32.6公里的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新关角隧道全线贯通,将列车穿越关角山的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20分钟,新关角隧道也成为青藏铁路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伟大工程。

“通过铁路运输钾肥,不仅运量大,还能安全准时运到目的地,关角隧道打通后,我们发运钾肥的时间大大缩短,每年备耕的时候,我们的钾肥能快速发往全国各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调度负责人李玉坚说。

一条铁路联通雪域内外,一种精神贯穿过去未来。

青藏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线到复线,从蒸汽机到电力机车,从短轨到“千里青藏一根轨”,从绿皮车到复兴号动车组的一次次飞跃。

“真不敢想,西宁火车站的发展这么快,和我工作那时相比,现在的条件太好了!”在西宁站站前广场,望着高大恢宏的西宁站站房,车站退休老职工党国珍感慨万千。

1959年西宁火车站建成之时,只有1座简易候车室和1条270米长的站台,历经4代数十年变迁,车站站房总面积从最初的8千平方米增加到6万平方米,站场从5股道增至21股道,年旅客发送量从最初的18万人次增加到疫情前的1037.9万人次,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交通枢纽。

铁路承载着梦想和期盼,数字记载着幸福和发展。

201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西格二线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西宁至格尔木的行车时间由12小时缩短到7小时。

2023年6月5日,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宣告完工。7月1日,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首次开进青藏铁路,标志着青藏铁路进入动车时代,西宁、德令哈、格尔木从此迈入5小时城市生活圈,沿线百姓开始享受到动车带来的出行便利。

“坐动车从德令哈到西宁只需要3小时29分,一天就能一个来回,到西宁看病、购物、走亲戚都非常的方便。”家住德令哈市河西的冯女士高兴地说。

数字也见证着速度和超越。截至2024年3月,青藏铁路西格段建成通车40年来,共发送旅客1.1亿人次,发送货物4.8亿吨,成为一条连接幸福和民生福祉的快速发展之路。

锚定目标,打造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依托青藏铁路的强劲带动作用,青藏两省区旅游业出现“井喷式”发展,GDP逐年递增。

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高原铁路建设更是迈上发展快车道。高原路网日趋完善,辐射作用日益凸显,百姓生活日新月异。

2014年8月16日,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通车,结束西藏西南部单纯依靠公路运输的局面。东西穿越的铁路,将拉萨到日喀则6个多小时的汽车车程缩短为2小时47分。

同年12月,青藏高原第一条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开通运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到西宁的运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为38分钟。

2019年12月,敦煌铁路全线贯通,其与兰青、兰新和青藏铁路相连,串联起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省区,形成我国西北地区首个环形铁路网。

2020年12月,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贯通运营,格尔木至库尔勒运行时间由原先乘坐汽车的26小时缩短至乘火车12小时。

2021年6月,全长435公里的拉萨至林芝铁路通车,高原复兴号惊艳亮相世界屋脊。

数十年的艰难发展中,以青藏铁路为主轴,围绕西宁、格尔木、拉萨等高原中心城市,一张四通八达高原铁路网已经形成。截至2023年,高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4060公里,一条条现代化的高原铁路,拉近了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与世界的距离,青藏高原正在成为祖国西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瞄准市场发展,高原铁路成立了高原铁路物流中心,为企业提供物流配送、仓储、装卸、运输、接取送达等一站式全程服务;开行了西宁至北京、上海、武汉的“G”字头高铁,每日开往全国各地的图定列车多达84对,西宁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10余座重点城市实现了“当日达”;开行了“天路格桑花·烟花江南号”“天路格桑花·相约港澳号”等旅游专列。

火车飞驰,群山开颜。高原铁路积极发挥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因地制宜开行了青海至比利时、俄罗斯等5条中欧班列,打通了高原铁路多点多线国际运输新通道。

车轮滚滚,跑出发展加速度。40年来,高原铁路共运送旅客2.4亿人次,发送货物7.7亿吨,真正成为助推青藏两省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引擎”。汽笛声声,一条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在雪域高原不断延伸。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