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遇上你是我的缘——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杨名桂专访

2024-05-11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中等身材,浓眉大眼,脸上挂着朴实的微笑,言谈举止谦和稳重,这是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杨名桂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随着谈话的深入,记者感受到坐在对面的他,把“援藏干部”这一特定词汇的含义和印象,充实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思有想的饱满形象呈现在眼前。

缘起·只因为多看了你一眼

为什么去援藏?有人说,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安排;有人说,是为了崇高的理想;有人说,是被高天厚土的美景与文化所吸引;还有人说,为了能在另一方天地打拼一番事业。

但对于杨名桂来说,这些都不是。他的理由特别简单,因为“我想去!不去我不安心。”

2012年6月,杨名桂第一次进藏,从拉萨到林芝的路上,他路过一所乡村小学。出于职业关注,他好奇地走进学校,就那么悄悄地多看了一眼,从此注定了不解之缘。

6月的广州早已繁花似锦,6月的西藏还是乍暖还寒。学校硬件设施条件很一般,不大的教室里,没有现代化的课桌椅和教学用具,孩子们的学习文具也比较简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们,他们的手上因长满冻疮而红肿,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上,渴望知识的眼神是那么纯洁和热烈。

杨名桂在课堂上  受访者供图


仿佛有一股热流,从心口一直冲到眼眶,强忍着眼中的泪,杨名桂转身离去。“总有一天,我会来的。”

无法用嘴巴说出来的誓言,是藏在心底最深的感情。

正如人生中有些经历,不是为了体验,而是为了开启,杨名桂的援藏支教梦想由此而生。

2020年6月1日,杨名桂作为一名援藏教师,踏上援藏征程,担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八一中学教学副校长。三年时光再回首,不过是匆匆一瞬,却在杨名桂的人生长卷中留下了最难忘、最珍贵的笔墨,丰富了生命的记忆。

家访·让信任联结彼此

如何能快速打开局面、有效开展援藏工作?这是杨名桂进藏后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学生从身边擦肩而过,好奇的眼神里充满着热情与友好。杨名桂心里暖暖的,一个想法油然而生:我要家访,主动上门服务。

“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身心栖居的港湾,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杨名桂说。他与援藏团队老师们共同制定了家访计划,想通过家访来增进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了解,学生和援藏老师之间的了解,同时了解学生家庭的有关困难等。“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在杨名桂看来,尊重、关爱和沟通,是家访的目标,也是彼此信任的基础。

杨名桂利用晚上、周末和小长假时间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同时还为家长宣讲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杨名桂在与家长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通过教育走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学成归来建设自己的家乡。杨名桂告诉家长们,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能力和素养也很重要,例如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积极的情绪管理、良好的沟通技能、宽容与合作的品质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比成绩重要。对此,家长们都觉得很受启发。

杨名桂与老师们一起到学生家中家访 受访者供图

三年间,杨名桂与援藏老师们一共进行了200多次家访。通过家访,学生与杨名桂的沟通多了,也熟悉了,学习上的问题会主动找老师,生活上有烦恼也毫不犹豫地找老师倾诉,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渐渐地,家访活动成为八一中学的特色。小小的家访,搭建起老师、学生和家长间信任的桥梁,融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汉藏情谊在“结对结亲,交流交融”中进一步加深。林芝八一中学也因此荣获林芝市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家访的同时,杨名桂也与4名学生结对帮扶,为帮扶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等,坚持每天利用课后时间与结对学生进行谈心和课业辅导,面批面改作业。这4名学生在中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实践·让智慧教育引领教学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杨名桂提出了“立足常规、因材施教、教研一体、智慧教育”的教学理念,结合援藏教师自身优势,引领开发了可供学生选择的20多门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社会等方面。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点,找到擅长和自信,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杨名桂严抓教学常规,落实研、备、教、改、辅、考、析等环节的制度及具体落实考核;推进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推动教学课堂模式由“优质课堂”向“深度课堂”转变,教研模式由“学科教研”向“教师工作坊”转变,教学评价方式由“结果性评价”向“增值性评价”转化;援藏教师全部担任教研组长,并界定援藏教研组长和本地教研组长角色关系,采取集体备课、课例分析等形式,形成融合互助、整体推进、研训一体的教研工作机制;采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管理精细化,教学质量监控规范化、教学活动科学化。

杨名桂向学生介绍国家民族政策 受访者供图


通过以上措施,八一中学在近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中考成绩更是取得了新突破。“共学共研共进”也使本地教师得到快速成长,期间本地老师共获得省级荣誉18人次,市级荣誉86人次,申报课题12项,1人被聘为西藏自治区兼职教研员,4人被聘为市级教研员,高于其他同类学校,可以说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同时,在杨名桂的努力下,申请援藏资金建成了“林芝市八一中学红色校史馆”,建立了一间创客教室和一个校园电视台,学生们的活动空间更加丰富了。

援藏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在课堂上,杨名桂与孩子们共同探究知识的奥秘;在教研会上,他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的奥秘;在联欢活动中,他与老师们欢快地跳锅庄唱藏歌;在绿荫球场上,他与老师们尽情地挥洒汗水;在响箭场上,老师们耐心指导他射响箭……回想起援藏的经历,杨名桂同志双目微润:“一次林芝行,一生林芝情。林芝,遇上你是我的缘”。(中国西藏网 文/易文文 吕静 姚浩然 王东)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