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青海开展猛禽白尾海雕、高山兀鹫的迁徙调查

2024-0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记者10日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自2022年开始,该局组织相关科研团队开展了救护猛禽的迁徙研究,填补了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区域猛禽迁徙调查研究的空白。

据悉,2023年1月13日和10月23日,青海相关部门分别在西宁市宁湖湿地和海北州海晏县尕海村附近救护了1只白尾海雕和1只高山兀鹫,经过救治及野化放归训练,评估符合野外放归条件后,分别于2023年2月16日和2024年1月23日为其佩戴跟踪设备后放归野外。

图为白尾海雕。青海省林草局供图

研究结果显示:白尾海雕野外放归历时276天,截至2024年1月17日,成功回传位点数据4218个,迁飞总里程4999千米。春季北迁始于2023年4月16日,白尾海雕由青海越冬地历时29天向繁殖地进行迁徙,先后经过中国甘肃、内蒙古和蒙古国,最后抵达繁殖地俄罗斯安加拉河附近。秋季南迁始于2023年12月1日,从俄罗斯向南进行迁徙,途经蒙古国后飞入我国内蒙古,12月13日到达甘肃省武威市红崖山水库附近进行越冬,共历时12天。监测表明,白尾海雕南、北迁飞路线不重合,南迁路线更短而直,采取避开高海拔区域的迁徙策略。

图为高山兀鹫。青海省林草局供图


据介绍,高山兀鹫野外放归历时64天,截至2024年3月27日,成功回传位点数据1478个,南迁总里程2253千米,历时30天,横跨纬度8.85度,飞行最大高度为海拔5579米,在南迁过程中,跨越了青海、四川、西藏三省区,最终抵达印度。

根据文献记录,高山兀鹫在青海省为留鸟,意味着该省分布的高山兀鹫在当地生存繁殖,不进行长距离迁徙,但此次迁徙跟踪研究表明青海省的高山兀鹫种群中存在长距离迁徙的个体。据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介绍,青海省分布的高山兀鹫种群是否全部或部分进行长距离迁徙,还需要通过持续系统的监测跟踪进一步研究证实。

青海省是众多猛禽迁飞通道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加强对该省迁飞猛禽时空变化的跟踪研究,对其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