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贡当边境派出所倾情服务群众 守护一方安宁

2024-06-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张宇 分享:

贡当边境派出所倾情服务群众,守护一方安宁:践行“枫桥经验” 绘就“平安画卷”

图为贡当边境派出所民警骑马护送村民及物资前往冬虫夏草采挖区。记者 张宇 通讯员 季馨 摄

“创建平安边境要与民族习俗、地方特色相融合,充分发挥西藏边境地区人文地理优势……”今年3月22日,在日喀则市贡当乡获评全国首批平安边境模范乡镇揭牌仪式上,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贡当边境派出所所长次旺说。

如何在复杂的边境管控、基层治理工作中“破圈”?

近年来,驻守在这里的贡当边境派出所紧贴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坚持以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为核心,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范化为导向,以政治安全、治安稳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为目标,多点发力、久久为功,在雪域高原绘就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美丽平安画卷。

“我们就守在这里”

今年4月15日一大早,军警民联合例行巡边开始了。“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在嘹亮的歌声中,由边境派出所民警、边防官兵与民兵组成的联合巡逻分队踏着皑皑白雪开始巡逻踏查。

巡逻分队这次要去的是某界桩。一路上,他们肩并肩翻山越岭,顶风前行。这里紫外线强,每个人的脸上都有晒斑,这是属于他们的“戍边勋章”。

过去边境巡逻基本靠腿,现在摇摇手柄就能掌握周边实时情况。山洼洼里无人机巡逻优势明显,在空中俯瞰很容易发现人员和牲畜活动轨迹,夜间红外热成像更能精准定位活动物体,巡逻民警能准确抵达现场处置,为智慧边防建设插上“翅膀”。

民警刘志鹏已在这驻守了11年。2013年,他参军入伍,成为原武警边防部队的一员,2018年脱下军装后,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扎根在边境地区,就要服务好边民,守护好边境线。参加巡逻的民兵和记者分享,像刘志鹏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像热爱家乡一样热爱贡当。

除了雨雪天气,巡边和放牧一样,已成了辅警桑杰多吉雷打不动的习惯。桑杰多吉家的放牧点距离边境线仅6公里,他的哥哥和姐夫都是护边联防队员。2013年,听说派出所招录辅警,他主动报名,从此再也没离开过。每天,桑杰多吉会在以放牧点为中心几公里处走上一圈,看看有无情况发生,仅去年,他在巡边路上驱赶越界牲畜2次。

“我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为祖国守好边境线,晚上睡觉才踏实。”桑杰多吉说。

近年来,贡当边境派出所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置46个“双联户”区域联防单元和数个执勤点、护牧点,联合乡党委政府、各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创新推出马背巡逻队、摩托车骑行队、乡应急管理站,探索矛盾纠纷调解小分队动员辖区群众参与安全防范、治安巡逻、矛盾化解等工作新路子,齐力推进平安边境建设。

“驻”成了“村里人”

在贡当边境派出所,经常能见到警民一家亲的和谐画面。“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多亏你们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年过八旬的巴桑老人握着民警徐阳的手,感激地说道。

派出所娘村网格民警徐阳在一次走访中得知,巴桑老奶奶遇上了一件“难事”——急用身份证,但身份证却丢了。派出所了解情况后,为老人开通办证“绿色通道”。户籍民警带上照相机、设备和慰问品前往巴桑家中,细心为老人挑选拍照衣服,帮老人梳理头发、整理衣服、调整坐姿……随着相机内的照片定格,老人的问题得以解决。

这样的“流动窗口”,在贡当边境派出所并不罕见。派出所依托各村警务室,推出预约式、驻警式、网络式、上门式“四式联系”举措,把群众的烦心事当作头等事来办,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去年4月初,娘村村民尼玛家盖了新牛棚,残留的废砖和渣土不仅堵住了巷道老路和水渠,也导致邻居拉巴家的墙渗水严重,影响了房屋安全,两家有了矛盾。

得知事情原委后,民警会同村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讲政策、明法条、摆事实。经过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约定尼玛家在两日内清除堆在巷道上的废砖烂瓦,保障拉巴家的正常通行和水渠畅通。至此,一场邻里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将矛盾纠纷消灭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始终是‘枫桥经验’代代相传的法宝。”次旺表示,对于中小型纠纷,民警会主动出击,把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对于复杂多变的矛盾,派出所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快速、高效解决纠纷,努力营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谢谢你们”

“我赚的钱里,有他们的汗水,谢谢!”站在海拔4900多米的樟产区(郎唐)冬虫夏草采挖点,格桑次仁指向身着藏蓝色警服的民警,眼里充满感激。

格桑次仁是吉隆县贡当乡樟村村民。每年5月中旬至6月底,是吉隆县冬虫夏草采挖时节。期间,全县6000余名农牧民群众同时上山,前往8处采挖点采挖冬虫夏草,这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群众生产生活到哪儿,移民管理警察的服务就延伸到哪儿。派出所将警务室搬到了海拔5000米的采挖区。其中,到樟产区(郎唐)的采挖区,只有一条13多公里的搓板路,开车一趟至少要花1个小时。3年间,执勤民警徐阳在这条路上不知走了多少趟,累计出动警力54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26起,清山20余次,清理无证采挖人员96余人,赠送药品累计价值1.8万余元……

近年来,贡当边境派出所成立“党员服务队”,开展“党旗耀边关”“党员心连心”等爱心帮扶活动,先后指导群众在驻地贡当村开设家庭旅馆、餐馆、小吃店等,使牧民发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贡当边境派出所民警正与驻地党委政府、村庄百姓一道,奋力构筑起一个基础更牢、标准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边境模范乡。(记者 张宇 通讯员 母丹)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