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重庆名师组团赴西藏昌都送教 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2024-0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网昌都7月11日电 (记者 刘贤)2024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11日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启动。20余位来自重庆的名师专家将走进昌都市市区、芒康县、类乌齐县、察雅县的多所学校展开送教交流,为昌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7月11日,2024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在西藏昌都启动。昭信教育研究院供图

7月9日,重庆市与西藏自治区举行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交流座谈会。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对口支援西藏昌都,是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政治责任。他要求,强化组团式专业帮扶,培养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打造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医疗帮扶体系,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7月11日,2024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团队在昌都市教育局合影。昭信教育研究院供图

“提高昌都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昌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这是重庆教育援藏的意义,也是重庆名师送教入昌的目的。”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陈渝说,2016年起,重庆市先后选派三批次90名优秀教师“组团式”援助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55名优秀教师参与“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对口支援昌都市芒康、察雅、类乌齐三县学校。援藏工作硕果累累,成效明显。参与本次送教入昌活动的名师都是重庆教育系统中各方面的佼佼者,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研能力,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用心用情的设计,让课堂内容精彩,让送教活动出彩。

如何传承和弘扬援藏精神?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马宏代表重庆专家团致辞时表示,作为名师,首先是贡献专业力量,展开精准帮扶送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为昌都教育注入活力。本次送教活动既有专家主题讲座,也有名师名校长入校调研及指导;既关注教育思维、管理能力,更结合学段特点,切入刚需。如:在幼儿园开展“体教融合”,着重儿童健康成长;在初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点燃高原孩子的科学梦;在高中开展“新高考及生涯规划”,提升学校及教师应对指导能力。其次,借助送教传承渝藏情谊,建立常态牵手的互助桥梁。名师团作为重庆教育的“排头兵”,积极持续地连接资源,聚焦昌都所需,竭尽教育人的所能,培优教师、改善学校,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蒲玉辉表示,此次送教活动规格高、规模大,内容丰富精彩,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体现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深切的援藏情怀和高效的组织行动力。他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援藏,把重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昌都市教育的各个方面,为昌都教育的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为昌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7月11日,昭信教育研究院向昌都市教育局捐赠物资。昭信教育研究院供图

启动仪式上,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还向昌都市教育局捐赠了1套儿童体质健康智能检测仪、30套中小学科学教育器材、100套高中学生《励生涯》教材。

本次名师赴昌送教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指导,重庆市第十批援助昌都项目建设管理指挥部主办,昌都市教育局协办,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承办。送教人员来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以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等知名中小学幼儿园。(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 西藏首次成功产业化养殖的活虾顺利出塘

    近日,西藏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虾池里,随着一网网鲜活的南美白对虾被捞出,西藏首次成功产业化养殖的活虾顺利出塘。在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之际,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米林市(珠海)工作组经...
  • 牵手三十年,藏东明珠闪耀“重庆印记”

    ​“远在阿里,险在昌都”——只有置身于汹涌的澜沧江畔,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西藏俗语里的“昌都之险”:地处雪域之巅藏川青滇接壤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缺氧,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
  • 西藏可提供21种外币现钞兑换

    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西藏可提供21种外币现钞兑换服务。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