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四川康定姑咱泥石流灾害救援中的几个瞬间

2024-08-07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作者:谢佼 胡旭 刘坤 分享:

8月3日凌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后,各方力量迅速组织有效救援。

3日晚,在四川康定姑咱镇的郎鼓小区安置点,电力抢险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抢通电源,刚刚入夜,16顶应急救灾帐篷里灯依次被点亮。折叠床上铺着整齐的被褥,一些转移安置的老人在床头盘腿而坐,当地干部和志愿者在有序开展各种服务。

8月3日,姑咱镇干部在郎鼓小区安置点内登记受灾群众信息。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我活79岁了,这么大的泥石流从来没见过!”村民钟木林想起当时情景还后怕不已,他家的猪圈已被夷为平地。58岁的村民谢继才说,多亏村干部及时示警,逐个打电话,挨家挨户拍门让大家转移,才让更多的人得以逃生。

张建萍是日地村党支部书记,她在3日凌晨3时发现沟里流水变浑浊,山体发出轻微震动,立即向全村和上级示警,让全村百姓撤离。3时30分许泥石流形成,10余分钟后冲到了村口,在这宝贵的40分钟时间差里,村里党员干部及时唤醒撤离了绝大多数的村民。

此后,乡镇干部、派出所、消防等救援力量也突破几处山洪断道,天亮前陆续赶到村里参与救援和疏散。

8月3日,姑咱镇干部在郎鼓小区安置点内登记受灾群众信息。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早上9时我被救援力量送到安全地带时,包子、牛奶就递到我手里了。”65岁村民李成福说,中午到日地村18公里外的郎鼓小区安置点,帐篷已经搭好,厨师支起锅灶正在炒菜。从早到晚,各路救援力量纷纷赶到。

8月3日,国网四川电力甘孜泸定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姑咱镇郎鼓小区安置点内施工。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姑咱镇副镇长连丹介绍,郎鼓安置点共安置了70人,这是全镇4个安置点其中的一个。记者看到,安置点的供水、供电、住宿、吃饭、如厕、洗澡、消防、卫生等井井有条,有的帐篷特意留给一个家庭居住,十分人性化。初一女孩王蕊说:“我吓得发抖,但没吓哭,我很勇敢。”为了守护好撤离群众,当地干部、电力抢险队员在安置点彻夜值守。

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郎鼓小区,师傅们正在准备午餐,库房堆满了鸡蛋、莴笋、白菜、豆腐筋以及饮用水、西瓜等物资。

“吃住都不愁,伙食有盐有味。一看到白天很热,政府马上就给每个帐篷配备了电风扇。”30岁的日地村村民郑英杰说。60岁的日地村会计郑秋平穿着红色的党员服务马甲,坚持在安置点上执勤,方便群众有需求时能及时响应。

郎鼓小区安置点的临时党支部。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卫生防疫部门在受灾区域实施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杀和生活饮用水监测,开展临时安置点和避险点人群传染病症状监测863人次,结果显示均无异常,同时还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心理疏导,开展灾害现场卫生防疫消杀面积1.73万平方米。

据了解,当地相关部门正在开展群众受灾情况核查,拟采取投亲靠友、租住房屋、集中安置等方式安置,并初步选定两处过渡安置地。

受此次灾害影响,雅康高速公路康定至泸定段、国道318线姑咱段双向中断,给游客和车辆带来不便。截至记者发稿时,国道318线康定受灾段已抢通抢险应急通道,正在进行路面拓宽、降坡、填平、压实等道路提升工作,暂不具备社会车辆通行条件。针对雅康高速公路受灾导致的断道,目前也制定了雅康高速日地沟大桥应急抢通和永久恢复方案,现场抢险人员正开展桥位泥石流堆积体清除等工作。

8月5日,国道318线康定受灾段已抢通抢险应急通道。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针对山洪泥石流断道导致的车辆和游客滞留,甘孜州已设立服务点200多处,出动文旅志愿者1600余人次,并在康定市、泸定县设立8个货车司机服务点,对游客和货车司机等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滞留州内的车辆正有序向外疏散。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