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侧记:六国宾客江源互道“你好”

2024-08-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18日电 题: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侧记:六国宾客江源互道“你好”

作者 潘雨洁

“在现场,我看到了身着藏族服饰驻足的观众、不同国别的嘉宾、不同面孔的摄影师,我听说其中很多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这项活动,高海拔带来的不适并未阻挡大家的热情,中国在推动澜湄流域人文交流方面的影响力也由此可见。”

1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举办的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开幕式上,缅甸国家电视台副常务秘书MYINT KYAW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图为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动仪式现场。马铭言 摄

上午十点,玉树市中心的格萨尔广场上,康巴藏族的欢歌响起,广场两侧展出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吸引六国宾客目光,不远处坐落着藏式风格的幢幢小楼和地标性建筑玉树州博物馆。

“我能感到,当地的传统文化被充分尊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相生。”老中合作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LATMANY KHAMPHENG表示。

“澜沧江源—玉树,我来啦!”开幕式上播放的视频中,各国来宾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向江源玉树“打招呼”,表达对即将开启的溯源之旅的美好期待。

从一句“你好”开始,六国来宾彼此了解、走近,一路上,看群山延绵、碧水绕城,在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悠久历史,走路时常感头痛、气喘、疲累……刚刚来到高原的他们,收到了来自江源玉树的“自我介绍”。

“我们也希望,澜沧江源的人们能了解下游五国的故事。”开幕式结束后,柬埔寨信息部柬埔寨国家通讯社海外新闻部主任CHEA VANNAK向记者展示湄公河的图片:“这些年,我们致力于保护湄公河水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也期待通过镜头展示澜沧源头的生态保护举措。”

图为参加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的中外嘉宾参观玉树州博物馆。薛蒂 摄

“说到老挝,希望大家首先想到中老铁路,这条路和澜沧江一样,是沟通友谊的桥梁。”老中合作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LATMANY KHAMPHENG表示,在当前影像时代的背景下,六国媒体从业者应携手合作,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影像作品,促进澜湄流域民众相近相亲。

“来到青藏高原的亲身体会、所见所闻,可能与此前脑海中的印象形成反差,在这里我们更能直观感受到‘一水连六国’的天然联结。”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姝岚说,澜湄六国各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河流是承认差异、寻求共识的纽带。

接下来,澜湄六国外交官、主流媒体代表、青年学生、歌手以及中外摄影师、文旅达人即将赴玉树州杂多县、囊谦县,开启溯源之旅。

21岁的缅甸小姑娘YIN SHIN MYAT THU是一名视频博主,这是她人生第一次“独自远行”:“没想到,有机会去看湄公河最初的样子,这会是段终生难忘的经历,也希望我一直记得,勇敢迈出第一步的感觉有多好。”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由青海省外事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青海分社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中共杂多县委、中共囊谦县委及杂多县人民政府、囊谦县人民政府承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青海分公司执行。

同时,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获得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支持。(完)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