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新春“医”线守护——用责任与爱托举新生命

2025-02-05 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

除夕和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日子,承载着中国人深厚的情感与悠久的文化。当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共享团圆饭、观看春晚,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放弃与家人相聚的机会,坚守在岗位一线,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着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他们,就是妇产科和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

妇产科医生: 迎接新生命,传递新春温暖 

除夕来临,街道上张灯结彩,红灯笼高高挂起,浓浓的节日氛围弥漫在空气中,人们沉浸在团聚的喜悦里。然而,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德吉卓嘎,却早早换上工作服,开启了忙碌的一天。查房、查看病历、诊治病人,她的身影在病房中匆忙穿梭。

面对除夕仍需坚守岗位,德吉卓嘎表示:“小生命的诞生,对每个家庭都意义非凡。作为妇产科医生,能在这特殊时刻迎接新生命,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无比荣幸。”

春节期间,妇产科接诊量并未因节日而减少。相反,由于过年期间生活节奏改变、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等因素,不少孕妇会引发宫缩提前生产。德吉卓嘎回忆起去年除夕值班的情景:“去年除夕我值班时,有位孕妈妈要生产。我和助产士、护士齐心协力完成了接生工作。那个小宝宝特别健康,我们还为孕妈妈和宝宝拍了纪念照。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我们心里很是满足。”

“值班时,也有许多温暖的瞬间。”德吉卓嘎分享道,“不少家属会特意到办公室,给我们值班医生送来甜茶,送上节日祝福。甜茶制作工序繁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分享甜茶是热情好客的体现,这杯甜茶不仅是美味的分享,更是对我们医护人员付出的认可。”

除夕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德吉卓嘎坦言,起初家人因她不能回家团聚有些失落,但最终还是给予了充分理解。“除夕,医院会为我们准备饺子、团圆饭。晚上,科室的值班医生还会一起点些美食。大家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能和他们一起守护产妇和宝宝的平安健康,我觉得很开心。”

旦加来自西藏那曲市,妻子在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剖宫产顺利产下孩子。谈及过年期间坚守岗位的医生,旦加满是感激:“多亏了医生们的坚守,我们才能在春节期间顺利接受治疗。他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医者仁心’,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新生儿科医生: 春节在岗,肩负生命守护使命

1月29日,大年初一,当大多数人在享受节日的悠闲时光时,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却一片忙碌。医生们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奔波,护士们悉心照料着每一位患儿。病房外,千家万户欢声笑语;病房内,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始终未减。

白玛色珍是新生儿科的住院总医师,她常常需要处理科室的紧急情况,因此长时间驻守医院。“我早就知道今年除夕和春节要值班,这是工作的需要。”白玛色珍微笑着说道。

回忆起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初衷,白玛色珍陷入了回忆:“高中时,家人生病的经历让我萌生了成为医生的想法。那时我就想,医生能救死扶伤,不仅能帮助身边的人,还能帮助更多素不相识的患者。”怀揣着这份信念,白玛色珍努力学习,2019年,她如愿成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

对于医生过年值班的情况,白玛色珍感慨道:“从选择这个行业起,我就知道即使在万家团圆的日子,也不一定能休息。刚开始心里会有些失落,但现在已经习惯了。”面对家人的担忧,她总是耐心劝解。“我常跟父母说,作为医生,守护每一个生命是我的职责,无论是不是节假日。换位思考,如果家人生病,谁不希望有负责任的医生及时提供救治呢?父母听我这么说,也就理解了。”白玛色珍还告诉记者,除夕那天,父母会给她送来卡赛、酸奶、甜茶等美食,医院也为坚守岗位的一线人员准备了丰富的慰问品。“虽然不能和家人共度佳节,但心里还是很温暖。”

新生儿科的每一秒救治都关乎生命。哪怕是除夕、春节这样的特殊日子,也丝毫不能放松。这里的患儿,有的因早产需要特殊护理,有的因感染或其他疾病急需抢救。医护人员不仅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还要给予患儿和家属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除夕送来的患儿大多病情较重,所以我们坚守岗位的责任更重。”白玛色珍严肃地说,“春节值班,既是工作职责,更是使命担当。看到孩子们恢复健康,我由衷地感到开心。”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