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阿里地区日土县县城集中供暖热源改造项目:让太阳“住”进屋子里

2025-02-1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在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区日土县,冬日的寒风好似锋利的刀刃,吹得人面部生疼,室外温度常常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县城居民多吉杰参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踏入家门那一刻,暖流瞬间将他包围。

“以前,靠生炉子取暖,屋里冷热不均,炉子周围热乎点,离远些就冷飕飕的,牛粪燃烧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不仅让家里有些灰蒙蒙的,添燃料、倒灰也是个麻烦事儿。”多吉杰参回忆着过往,感慨万千,“今年,家里通上了清洁能源暖气,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方便又干净,别提多舒服了。”

走在日土县商业街,一家湘菜馆店里窗明几净,温暖宜人。“以前,靠传统方式供暖,店里总是暖不起来,即便饭菜飘香,可食客们也不愿久留,客流量一直不温不火。自从用上了清洁能源供暖,情况大不一样了,一进店,暖意扑面而来。每到饭点,店里常常座无虚席,大家边享受美食边悠闲地聊天。”刘老板指着22摄氏度的暖气测温表,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

这些改变,正是西藏开投日土县县城集中供暖热源改造项目带来的。

日土县城西边区域,整齐地排列着5640块太阳能光热平板集热器,在阳光的照耀下全力收集着热量;旁边40000立方米的蓄热水池,就像一个巨大的热量储蓄罐,默默储存着能量;换热机房及配套电气工程也有序运转着,这些共同构成了这个保障温暖的核心系统。

走进换热机房内,一块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太阳能光热板集热温度、产热量、供热管网压力、流量以及供热量等各类关键数据。工作人员只需盯着屏幕,就能对整个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了如指掌,进而保障科学精准调控,让供热更加智能、高效。

过去,县里一直采用生物质锅炉供暖,不仅耗费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供热效果也不稳定,遇到生物质燃料质量不好的情况,室内温度常常达不到理想状态。经过改造,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后储存起来,根据各个区域的供暖需求,源源不断地把热水输送过去。

“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技术保障措施,现在,热源厂的储水温度基本能稳定在70至80摄氏度之间,就算碰上连续好几天的恶劣天气,蓄热水池可发挥作用,能够满足5到7天的供暖热量;要是蓄热也满足不了供暖需求,生物质锅炉便及时补上,两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与备用,让群众家里的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西藏开投清洁能源供暖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辉说。

据姚辉介绍,该项目整体建设规模分三期进行,目前,一期已经实现供暖面积21.74万平方米,覆盖了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商业建筑等在内的众多场所,涉及供暖用户达1080户。一期项目建设时充分考虑用地规划,接口、管线回路以及设备电缆线等情况,确保后续二、三期项目能够稳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能为日土县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183.34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60.4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30.24吨。

李国成是日土县县城集中供暖热源改造项目的运维站长。就在采访的当口,李国成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说是有两户居民家里的暖气漏水。他立刻带着维修人员赶赴现场,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暖气堵头漏水。他们迅速更换堵头,恢复了正常供暖。

自2024年12月8日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投运以来,像这样的突发状况时有发生,维修人员几乎没闲下来过,每天背着工具包,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哪家暖气出了点小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一边动手维修,一边耐心为居民讲解日常使用的注意事项,帮群众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为供暖用户发放了暖气维修电话卡片,还建了微信群。维修人员全天候24小时值守,一有突发情况,大家只需要打个电话或在群里说一声,维修人员就会在10分钟内赶到并及时维修。项目投运到现在,我们已经入户检修了130余次。”李国成说。

“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后,每年供暖收费2300万元,相较于之前的运维费用每年能节约550余万元。”日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该项目,争取让县乡村上的干部群众都用上清洁能源供暖,让大家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过上温暖又舒心的日子。”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