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下好“产业棋” 奏响“富民曲”——山南市建强农牧产业链促农增收

2025-02-20 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

岁末年初,山南市各地农牧民群众开启了“数钱”模式。

2月8日,措美县哲古镇哲古社区285户1082名群众拿到牧业改革分红款593万元;

2月10日,乃东区乃东街道郭沙社区向社区群众分发集体经济红利241万余元;

2月11日,乃东区泽当街道滴新社区向全社区247户899人兑现农民工工资及集体经济年底分红共1190万元;

……

集体经济产业越做越强,农牧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牧民增收越来越有保障,这一份份红利,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日子暖心又有奔头。

随着藏历新年日益临近,雅砻河谷春寒料峭,地处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格拉村的西藏宏农百万羽智能化藏鸡产业园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头戴卫生帽,正忙着打包、封装新鲜鸡蛋。随着他们娴熟的动作,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鸡蛋被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等待被送往全国各地。

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宏农”)是山南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山南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点扶贫产业项目。2020年,近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在雅砻河谷拔地而起,西藏宏农成立,开始打造百万藏鸡产业园。

借助科技力量,西藏宏农将当地鸡苗存活率和产蛋率分别提升至97%、96%以上,创下全球规模化蛋鸡养殖海拔最高、成活率最高等多项纪录。5年来,西藏宏农以藏鸡养殖为核心,通过全产业链运营,从饲料加工到鸡蛋分拣包装,再到有机肥生产、农产品初加工和有机种植,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打造出一套现代化、高效、节能、环保且可循环的农业体系。

为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企业推出“宏农简化蛋鸡”养殖模式——把鸡苗养到90天后,发放给村民养殖,并由公司回收鸡蛋和老母鸡。据估算,一个家庭如果养殖5000只鸡,一年净利润可达15万元。

为持续增加广大农牧民群众收入,山南市始终坚持农牧“一产上水平”策略,在突出稳面积、提单产、增质效协同发力,粮食产量达到17万吨以上的同时,不断延伸农牧业产业链,仅2024年就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其中,西藏宏农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除此之外,山南市还在全区首次将青稞等16个本地品种送上太空育种并试种成功;藏鸡、藏猪、核桃、葡萄、矮化苹果等农牧特色产业带得到持续巩固,发展态势良好。

为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放大优势,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山南市将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深入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扶优扶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争创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现代化产业园,重点支持有基础、有规模、有市场、有潜力的“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销衔接紧密、带动增收成效良好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力争农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

今年,山南市将落实地级领导助农兴农包保,配套市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5亿元,补齐农牧区短板弱项,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设和改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8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7万吨以上,其中青稞产量稳定在11.5万吨以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完成农村户厕改造、人畜分离存量任务,实施琼结县拉玉乡等一批农村集中供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新增行政村公路通车里程230公里以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5个。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