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搭乘基层服务“专列”,更多青年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

2025-02-20 来源:新华社 分享:

开栏的话: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携梦西行展雄志,激扬青春写华章。越来越多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大地。他们扎根广袤田野,守护绿水青山,点亮山区教育的希望灯塔……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栏目,报道广大青年扎根西部沃土、奋力开拓创新的火热实践,记录他们助力西部大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血风采,全方位展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西部地区总面积占全国约72%,人口占全国约27%,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占全国约21%。

近年来,在西部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一支支青春的力量不断涌现。搭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专列”,青年群体扎根西部基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奋斗书写精彩人生。

青年的命运始终与时代相连、与祖国共振。如今,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用青春的力量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筑梦乡野,带动“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去年夏天,22岁的唐安妨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从一线城市来到陕西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朝阳村驻村工作。不到两个月,她就以助播的身份首次参与了一场直播助农活动,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千余元。

在农村,随着电商平台加速推广,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许多像唐安妨一样的“新农人”积极探索“土特产”零售新模式,助力“土特产”翻山越海。目前,千阳县积极组织返乡青年等群体推进电商进农村规范化建设,2024年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8799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不少青年开动脑筋,让“土特产”的好收成转化为高收益。

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大青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两年前,陈继帆从河南一所高校毕业后,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来到这里工作。他一边协助村党支部争取资源,完善产业发展硬件设施,一边主动请缨,整合身边村民的鲜活故事与网络“热梗”进行旅游讲解。如今,白寺滩村依托2000亩葡萄园,打造了观光采摘、民宿小院、房车露营等多种业态,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还引得周边不少村干部“组团”来“取经”。

看到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的口袋越来越鼓,陈继帆满是自豪感。“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当成白寺滩村的村民了,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他说。

从电商助农到科技兴农,从特色种植到乡村旅游,青年们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带动“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激活西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守护青山,以青春之力绘就美丽中国

西部既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有多处沙漠沙地、荒滩戈壁。保护西部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1年,山东姑娘薄文真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跨越几千公里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初来新疆,眼前草原上的一块块‘伤疤’深深刺痛了我。”原本只想“干几年试试看”的薄文真,看到此情景便一头扎进新疆生态环境治理的工作中。为了提升环保工作专业技能,她还在2021年考取了新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4年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始终回响在薄文真心中,坚守援疆的初心未曾改变。“希望新疆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这是她最真诚的愿望。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青年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西部筑牢一道道生态屏障。

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是治理毛乌素沙地的主战场之一。两年前,西部计划志愿者师晶晶来到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加入防沙治沙工作。

测距划线、搬运柳条、挖坑摆放、埋土固定……如今,身材瘦小的她干起活儿来已经像个“老把式”。为提高当地农牧民种植柠条的意愿,师晶晶自学生态建设、柠条营养价值等专业知识,协助编制宣传册,打造柠条文化展厅,挨家挨户宣传动员。

2024年,昂素镇新增柠条种植规模达30万亩。谈到未来,师晶晶干劲十足:“今后我将既做‘实干家’,又当‘宣传员’,带动更多农牧民参与到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行动中。”

薪火相传,谱写广袤西部的“诗与远方”

距离春茶采摘季还有一段时间,云南景迈山已是人头攒动。身着民族服装,“00后”布朗族姑娘叶香正忙着接待到访的客人。

在悠长岁月中,景迈山世居民族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创造出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同年,从小在茶文化耳濡目染下的叶香大学毕业,回到景迈山投身茶产业创新与茶文化推介工作。

“景迈山的文旅深度融合,离不开茶和茶文化。”返乡后,叶香参与设计了茶文化研学路线,让游客既能观赏古茶林文化景观,也能近距离感受传统制茶工艺与茶文化历史。

发掘自然资源优势、释放历史文化魅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青年群体接过接力棒,让过去鲜有人问津的山区变成带动增收的“金山银山”,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

接续传承不止于此。一批批青年学子扎根西部教育一线,用无私爱心浇灌山区孩子的求知梦,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

2023年9月1日,25岁的沈文洁站上讲台,开始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的支教生活。然而,非科班出身的她对自己的第一堂课并不满意。

为了解决“本领恐慌”,沈文洁加紧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学校大部分学生是藏族孩子,汉语基础较弱,她就着重在语文教学上下功夫,通过差异化、进阶式的作业设计,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从人迹罕至的大漠深处,到寒风凛冽的雪域高原,不论多么艰苦的环境,总能看到青春靓影。新征程上,广大青年正以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姿态,踔厉奋发、建功西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