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阿里地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石榴花开幸福长

2025-02-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冈仁波齐峰下,奏响齐心逐梦的豪迈旋律;狮泉河畔,绽放民族团结的绚烂之花——这是阿里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共促和谐发展的真实映照。

2021年,阿里地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截至目前,噶尔、日土、札达、普兰和革吉5县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3个;噶尔县滨河公安派出所成功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典角村和次仁罗布分别受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实例,勾勒出了阿里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生活日益幸福美好的蓝图,展现出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机制护航,创建工作强保障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阿里地区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提出“12114”工作思路,擘画“四个争”目标,将着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区中争先进工作置于首位,多举措为该项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阿里地区成立着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统筹指导、全面推进各项任务;各级各部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阿里地委定期或不定期听取专项组工作汇报,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地委书记审定各项制度、要点、方案等,明确“四大工程”“六项行动”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实施《测评指标》等一系列办法;建立“月调度、季汇报、半年总结、年考核”工作机制,制发专项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把工作目标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

此外,在经费保障上,阿里地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纳入本级年初财政预算,2024年保障专项经费650万元,各县结合自身创建实际需求,将相应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全方位保障阿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多维互动,交往交流架心桥

阿里地区普兰县的白玛德吉,2019年12月通过河北援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入职衡水市饶阳县网信办。

起初,白玛德吉因听不懂饶阳方言而苦恼,同事们便改用普通话交流帮助她融入。工作中,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下,白玛德吉慢慢熟悉流程、掌握技能。如今,她能独自承担运营公众号、管理档案等任务,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随着援藏事业单位考试政策推广,越来越多的阿里籍藏族大学生到河北就业。大家时常相聚交流,白玛德吉也深切体会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成为民族交融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阿里地区始终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积极制定实施《阿里地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工程”实施方案〉细化方案》,各级各部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程,大力开展“三项计划”,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动。

阿里地区通过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积极开展各民族结对帮扶、共度节庆等联谊交流活动,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高度重视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制定《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行动方案》,与区外省市青少年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系列活动,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参与双师智能专递课堂、交流研学、夏令营、实习实践培养等,还邀请陕西、河北等地名师名校长来阿里交流,开展“二对一”精准帮扶、“送教下乡”、专题讲座、观摩诊断等活动。

同时,实施阿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计划,持续打造“象雄古韵 天上阿里”“游第三极峡谷 品古象雄文化”品牌,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开展“走出去”宣介活动,持续推出“旅游+体育”“旅游+美食”等活动,有效拉动区内外游客赴阿里各大景区旅游。

此外,按相关要求拓宽创业就业渠道,有序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到区内外务工,协调河北、陕西解决阿里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发挥“组团式”援藏工作的作用,组织援藏医疗人才开展帮扶活动,诚邀企业家代表赴阿里考察调研,促进人员大流动大融合。

文化润心,宣传教育铸灵魂

近日,一场以“铸牢中华魂 共筑新阿里”为主题的阿里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晚会在地区影剧院上演。现场邀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及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代表观看演出。

整场晚会通过一个个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节目,生动展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阿里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族群众都是一家人,我们要守望相助。”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森格社区党支部书记尼玛观看演出后,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在村活动室里静心聆听、在牧民家中围炉夜话、在线上平台认真观看……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幅幅和谐的画面,都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覆盖阿里地区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阿里地区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持之以恒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活用线上平台打造“指尖学习阵地”,8000余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之余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学习充电”;积极发挥象雄艺术团文艺“轻骑兵”作用,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演出活动。近4年来,累计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4000余场次、展播红色电影1000余部,惠及群众36万余人次。

同时,深入挖掘阿里特有红色文化、地域民俗文化,建成4个雪域边关红色长廊及主题红色文化广场、32个边境一线红色教育基地;创作推出《喜迎二十大·阿里民族团结风景长卷》《先遣连》等原创动漫电影、优秀歌曲40部,摄制推出《阿里分工委旧址遗址》VR。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