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青海藜麦漂洋过海“闯”世界

2025-02-27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西宁海关在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出口藜麦种子开展现场查验。西宁海关供图

外国客商对藜麦产品感兴趣。

农户种植藜麦。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青海三江沃土公司提供。

2024年12月31日,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藜麦种子出口获得农业农村部审核通过。

步入2025年,在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藜麦种子包装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对藜麦种子进行称重、打包、装箱,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这批来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藜麦种子经西宁海关所属格尔木海关检疫合格后,于1月16日正式起运发往西班牙和丹麦,这是青海自主培育的藜麦种子实现首次出口,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出口藜麦种子。

我们看到,青海省海西种业在生产培育、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国际化进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也是青海农业科技成果的一次闪耀亮相,更是青海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自主研发,让藜麦勃发“芯”力量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其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高于大多数谷物,是目前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作物,在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方面潜力巨大。

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三江沃土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是青海省藜麦产业发起者,中国最早取得藜麦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中国首个获得藜麦育种生产及出口资质单位,中国藜麦种植、加工标准制定单位,高新技术型企业,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青海藜麦产业协会会长单位。

三江沃土公司董事长黄朝斌介绍:“青海藜麦是我们引进种植的,该作物种子受原产地保护,引进种子十分困难,而种子又是农业的芯片,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农业就无法延续,所以我坚定信念一定要把藜麦种业发展起来。”

十年来,三江沃土公司先后培育并审定登记出青藜系列品种8个,三江藜1号、2号,科藜1号、2号等藜麦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产量稳定、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其中青藜1号、三江藜1号、2号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累计种植面积超百万亩。

记者了解到,此次获得出口审批的藜麦种子包括“青藜1号”“三江藜1号”“三江藜2号”“科藜1号”等四个品种,这些品种均是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海西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在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十几年如一日执着探索,联合研发并精心筛选培育而成,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等特点,在国内多个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种植试验和推广,深受种植户的喜爱和认可,具备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和潜力。

科技赋能,让藜麦有“智”更有“质”

海西州地处柴达木盆地,其海拔高、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与藜麦原产地安第斯山脉高度相似,被誉为“藜麦种植的黑土地”。

2012年,首批玻利维亚的藜麦原种引入柴达木盆地。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三江沃土公司成功研发出“青藜系”“三江藜系”“科藜系”等多种抗逆高产的优质品种,藜麦平均亩产可达230公斤,产量高于国外原产地和国内其他产区,青海成为全国最优质的藜麦育种和种植基地之一。

柴达木盆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种植藜麦的天然沃土,三江沃土公司的藜麦种子出口也并非偶然。自2014年三江沃土公司将“外来物种”引进到青海种植成功后,连续四年举办国际藜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藜麦丰收节,邀请国内外藜麦专家参加论坛交流,引起了国际国内从事藜麦研究的众多专家及从业者的高度关注。

“本次种子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在欧洲丹麦、西班牙等国,北美洲加拿大、南美洲阿根廷、非洲摩洛哥等国家已向我们提出进口要求,这些地区对藜麦种子有着较大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藜麦这个优质食材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市场需求成倍增长,且当地农业发展对优质种子的依赖程度较高。”黄朝斌说。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客户沟通,三江沃土公司了解到国外当地种植户对柴达木盆地藜麦种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预计在未来几年,柴达木盆地生产的藜麦种子出口业务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可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种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据了解,为确保种子的质量安全符合国际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为青海实施了“青海藜麦可持续规模化绿色生产与价值提升项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建立了“高原藜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海西州农牧局支持建设了“海西州藜麦良种繁育基地”。

同时,生产企业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种子生产环节,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从源头上保证种子的纯度和优良特性;在种子加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对种子进行精选、包衣、包装等处理,确保种子的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等指标符合出口要求;在质量检测方面,企业委托了专业的质检团队,对每一批次的出口种子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测,包括品种真实性鉴定、纯度检测、病虫害检测等多个项目,确保种子质量万无一失。

冲出国门,藜麦种子实现出口零突破

三江沃土公司获得种子出口业务审批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

黄朝斌说:“去年年底,西班牙和丹麦的种植企业想引进我公司种子进行试种,但我们缺乏出口经验,不知道如何办理相关手续,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西宁海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帮助,我们才得以顺利通过全国首个出境藜麦种子生产基地注册登记和藜麦种子出口审批,实现出口零突破。”

“企业想出口藜麦种子的话,首先要获得海关的出境种苗花卉生产企业注册登记,由于这个注册登记是行政许可事项,所以要求很严格。西宁海关在了解企业情况后,先把出口流程告知企业,然后第一时间赴企业‘手把手’辅导,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有害生物防控、产品溯源等关键节点,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帮助企业获得出口‘身份证’。”西宁海关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处副处长梁莉介绍。

经过四个多月时间的申请,三江沃土公司取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许可证》和西宁海关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宁海关出境特定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生产、加工、存放单位注册登记证书》,确保出口业务合法合规。

三江沃土公司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取得藜麦种子进出口全套资质的企业。

受藜麦原产地国家藜麦种子的严格管控,国际藜麦种子历来是“一藜难求”,现在青海藜麦种子突破瓶颈,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种子出口我们是首次,对种子出口知识和相关要求我们是一无所知,我们也特别感谢西宁海关为企业之所想,为企业之所急,从种业基地的选址,生长期的管理,成熟后的收获,仓储包装的要求等全程多次上门指导,在出口过程中更是不厌其烦地指导填报各种资料,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抽检,主动对接出关口岸,直至顺利出口。”黄朝斌谈道。

此次也是西宁海关首次对藜麦种子出口做监管,在这个过程中,西宁海关积极跟企业对接,尽量把在海关的办事时长压缩到最短,帮助企业尽快把种子出口出去,体现出海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企业的宗旨,让企业感受到出口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青海藜麦种子的首次出口,不仅是中国农业科技实力的体现,更是高原特色产业融入全球市场的生动实践。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创新驱动的产业模式,青海正以“青字号”农产品为纽带,向世界讲述青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藜麦的国际化突破与启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藜麦种子于1月16日首次出口西班牙和丹麦,这是中国自主培育的藜麦种子首次走出国门,标志着青海高原特色农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这一突破是中国种业振兴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缩影,其背后蕴含着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与生态优势的协同效应。更有深意的是,它验证了高原农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可行性。青海藜麦的“纯净基因”(无污染环境与有机种植)和“科技基因”(自主研发品种)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独特竞争力,成为“青字号”农产品的代表。

青海藜麦种业的崛起,离不开科技攻关与政策支持的深度融合。在科技层面,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构建了从种质资源评价、杂交育种到良种繁育的完整技术体系,并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如田间检疫、水分控制,确保种子质量。例如,针对藜麦成熟后遇水易发芽的难题,柴达木盆地干燥的气候成为天然优势,结合精准灌溉技术,有效保障了种子商业价值。

政策层面,西宁海关的“新质监管力”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一对一帮扶”等机制,海关帮助企业突破欧盟检疫壁垒,建立从田间到出口的全链条监管模式,缩短审批周期。此外,青海省政府将藜麦列为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通过资金扶持、品牌建设,如“柴达木藜麦”区域公用品牌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如《藜麦加工规范》,推动产业从分散种植向集群化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藜麦的国际化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青海进出口总值增长23.2%,增速居全国第二,其中藜麦种子及加工产品的贡献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乌兰县藜麦等10个特色产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市场对青海农产品的品质信任。

尽管前景广阔,青海藜麦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需持续保持品种创新优势,避免陷入低价同质化竞争。其次,气候变化可能影响高原生态稳定性,需加强抗逆性品种研发。

青海藜麦种子的出口,证明依托生态禀赋、科技创新与政策护航,不具备农业地理优势的高海拔地区同样能在全球农业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案例为其他高原特色作物(如青稞、沙棘)的国际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青海农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生动注脚。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