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牦牛产业的“牛鼻子”如何牵?

2025-03-12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3月9日,川西北高原上的阿坝州红原县仍被冰雪覆盖,很多项目尚未复工,但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低温奶生产线一直在运转,牦牛奶粉生产线也进入复产准备阶段。

“我们公司已开发奶粉、液态奶、低温奶等几类产品,去年总产量达4000多吨。”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彭措扎西说,前不久,红原牦牛奶粉入选最新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计划扩产到7000吨左右。”

支撑彭措扎西准备大干一场的底气,还来自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牦牛产业基地县。此外,去年10月,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牦牛主产区之一,但与毗邻的甘肃相比,牦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突破瓶颈,让四川牦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牦牛交易市场牧民商贾云集。 红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什么是牦牛产业?百亿元产业仍有大空间

四川牦牛养殖主要分布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雅安市、绵阳市等地。记者从甘孜州和阿坝州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去年两州的牦牛出栏总量超百万头,牦牛产业年度总产值超百亿元。

牦牛产业是川西北农牧民的重要增收渠道。以甘孜州理塘县为例,在理塘牦牛园区建立前,禾尼乡禾然尼巴村村民单巴扎西家牲畜数量少、劳动力不足,年人均收入只有7373元。园区建立后,禾然尼巴村成为园区核心区,单巴扎西家通过草地流转、入股分红、带动牦牛出栏等方式,年人均收入达到11118元,同比增长51%。

再看基础。记者从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了解到,四川现有牦牛遗传资源5个,均在甘孜州和阿坝州。当前,两州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业芯片”。甘孜州已建成九龙牦牛良繁基地、昌台牦牛种业园区、亚丁牦牛保种场等;阿坝州已建成红原县麦洼牦牛种畜扩繁基地、金川牦牛原种场等。

“牦牛产业作为全省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未来大有可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蓝红星认为,影响牦牛市场化的因素众多,提高牦牛自身品质至关重要。

四川由此明确,坚持以草定畜,推动牧区乡村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高原粮仓”。

塘塘合作牦牛园。理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做大产业?种草养牛,科学养殖

3月初,甘孜州理塘县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牧区,一座生态养殖场的畜舍里,数十头牦牛咀嚼着饲草。这些牦牛是禾然尼巴村合作社“存”在这里育肥的。

冬春季为牦牛补饲,一天补两次,牦牛不仅能增重,还能将传统饲养周期从5年缩短为2.5至3.5年。

以往,由于天然草场四季更替,加之牦牛数量不断增加,牦牛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状态,出栏周期长且四季不均,无法满足产业化需求。

实现牦牛产业化,草业需先行。“目前,已培育40余个饲草新品种,其中川草引3号虉草、阿坝虉草、川西虉草等饲草新品种在甘孜州和阿坝州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干草亩产量达800公斤以上。”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刚告诉记者,相较传统多年生饲草,上述新品种平均亩产量至少可提升300公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饲草不足问题。

即便如此,超载过牧现象依然存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提升牦牛价值方面做文章。

阿坝州若尔盖县建立牧草+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园区与川农大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积极探索种草养牛和科学养殖标准。当地还大力推广“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的高原牲畜标准化养殖模式,即“适度放牧、科学补饲、适时圈养”,配套“暖棚、巷道圈、电子秤”,顺应“生态保护、气温光照、牛羊生长”规律,集成“养殖防病、人工种草、牛粪发酵还草、幼畜繁殖”等技术。

传统野放的牦牛相对来说运动过度,肉质偏硬。采用“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后,牦牛一天在外运动5小时,肉质更好,价格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栏率,推动人、草、畜和谐共处。

高原优质牧草基地。理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抢占市场?聚力精深加工打造品牌

牦牛产业最终要走向市场。如何与市场衔接更紧密,四川在积极探索。

记者了解到,在川西北广大牧区,此前牦牛活畜交易以商家上门收购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商户买牛难、牧民卖牛难、价格不透明等问题。为此,红原县创新建设红原牦牛交易市场,现已成为川西北地区最规范、交易量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年牦牛交易量达20万头。

提供更多新鲜优质的牦牛肉只是拓展市场的第一步。理塘县利用杭州市钱塘区对口支援资金4250万元,建设大数据中心、精深加工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打造全产业链。

抢占市场,各地还瞄准精深加工。甘孜、阿坝多地通过招商引资建立生产线,牦牛肉干、牦牛奶粉、牦牛液态奶等产品不断涌现。比如,甘孜州炉霍县利用当地奶渣原料充足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立酪蛋白生产线。目前,酪蛋白产业年产值已超3000万元。

为充分挖掘牦牛产品的生态、有机等价值,阿坝州打造“净土阿坝”区域公用品牌,支持打造县(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甘孜州以“亚克甘孜”区域公用品牌统揽全州牦牛产业发展,并计划成立有机服务中心,推进牦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提升牦牛市场占有率,四川方式众多。

借助浙江对口支援,浙川合作开发的牦牛肉火锅在浙江赢得消费者青睐。去年,浙江与四川携手举办的“我有一头牦牛 养在阿坝州”公益认养活动启动,进一步扩大牦牛的市场知名度。

除了开发“吃”的领域,四川还积极向“用”“游”等领域进军。甘孜州牦牛精深加工塘塘研发中心基于牦牛皮材料特性,开发中高端产品,目前已推出皮带、商务包、皮偶等24款牦牛皮具产品,以及11款牦牛角文创产品。

红原雅克音乐节吸引众多游客。红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理塘县千户藏寨4A级景区,甘孜州打造了亚克甘孜牦牛文创产品体验店。阿坝州每年举办的红原雅克(雅克,藏语意为牦牛)音乐节吸引众多歌手和乐队参加,当地还通过举办牦牛选美比赛等带动旅游业发展,助力牦牛产业附加值逐年攀升。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