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西藏农业科研的“她”力量

2025-03-20 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

“我们所人员大半以上都是女将,科研路上女性顶起半边天,为西藏科研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党委书记邓祝英介绍道。不久前,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获得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消息传来,邓祝英和同事们干事更有劲头了。

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自治区脱贫攻坚个人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自治区人民政府奖……这个所,由女性科研工作者获得的工作奖项达6成以上。35名女性科技人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细腻的心思和卓越的才能,展示出新时代女性风采。

“引进技术要适应当地、培训要抓住机遇。”在蔬菜研究所办公楼前,记者见到正准备下乡的国家大宗蔬菜体系拉萨试验站站长刘玉红,她在嘱咐同事要抓紧开展实施技术包保工作。参加工作30多年来,刘玉红先后从其他省区引进辣椒、黄瓜、番茄等15个种类150余个蔬菜品种,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20多个新品种,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群众膳食结构改善。

在西藏种菜,大棚等设施起到主导作用。经过18年联合攻关,西藏高原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该项目成果示范推广10.08万亩、收获蔬菜71.13万吨、产值39.92亿元、纯收益5.89亿元,有效缩小了西藏与内地蔬菜生产水平的差距。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百姓家。蔬菜研究所女性科研人员不仅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通过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帮助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取得显著效果。“我们现在就是育光核桃苗,供应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力争让桃花开满山坡。”团队负责人曾秀丽在园圃基地,搬弄育苗盆,将大棚里苗木移栽到露天。截至目前,该团队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播种光核桃种子3000余公斤,设计栽植光核桃40余万株。

食用菌团队成功填补了西藏人工栽培桑黄和银耳种植技术方面的空白。“我们正在准备一级菌种,将种植桑黄、灵芝、玉木耳、彩色平菇,两个月后就可以看到漂亮的菌类了。”科研人员张君丽说。

助力乡村振兴添“智”又提“质”,这是蔬菜研究所女性科研团队日常工作。她们深入西藏40多个县区,开展果树花卉资源调查、马铃薯产业发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等,年培训场次达600余次,人数达1万余人次,为西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亩产突破5000公斤,在全区 30多个县区示范种植。热带作物团队收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2种……

来西藏、爱西藏、留西藏。蔬菜所女性科研工作者,在全区建立了50余个园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累计示范面积达9621亩,为这片高天厚土增添一片片绿意,为西藏群众增添无限丰收的希望。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