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巴塘雪山垭口 9小时生死救援多部门联动,8名游客被困近一天一夜后获救

2025-03-22 来源:中国西藏网 分享:

风雪中救援。

民警在风雪中推车。

获救游客被送到酒店后,向救援人员鞠躬致谢。

“我和同事准备找纸笔,给家人留遗言了。”说起被困格聂南线巴塘县莫拉山垭口的经历,王先生感慨万千。

海拔4900米的雪山上,风雪交加,车辆动弹不得,来自云南的王先生与其余7名游客被困近一天一夜。燃油即将耗尽,电话没有信号,同行的人已经产生高原反应,绝望笼罩在大家心头。而就在这时,风雪中隐约传来呼喊声,希望刺破了黑暗……

3月18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公安局接到一个用卫星电话打来的求救信息,对方称有多人被困莫拉山垭口。接警后,当地警方立即联合应急、消防等部门上山开展救援工作。

40多公里风雪路,车辆无法前行,救援人员连滚带爬,花费9个小时,终于抵达垭口,将被困游客救下。

巴塘县公安局夏邛派出所所长扎西泽仁直言:“这是从警20多年来最惊险的救援。”被困游客王先生感叹:“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救援!”

8人被困雪山垭口绝望之际准备给家里留遗言

3月17日下午,来自云南的王先生一行人驾车从理塘出发,准备翻越格聂南线莫拉山垭口,到达时天色已晚,积雪没过膝盖,车辆无法前行。

这时,他们发现还有另外两辆车也被困垭口,三辆车相距不远,加起来一共8人。于是大家合计在垭口停一天,等第二天雪停下之后,再开车下山。当晚,大家在车里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夜晚。

想法是美好的,可第二天风雪不但没有停下,反而越来越大,车辆也逐渐被雪淹没,大家的心里开始着急。

“因为想着只是过路,车里没有太多食物,油也快耗尽了。”王先生说,游客里面有几个是玩户外的,有一部卫星电话,虽然成功报警,却也得到了不太好的消息:当地的铲雪车去另外的地方救援,暂时没有大型的工程器械。

报警时间是18日上午9点左右,等待的时间无疑是煎熬的。卫星电话信号时断时续,对于救援人员多久能够前来,大家心里丝毫没底。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雪仍下个不停,而车子的燃油与车上的食物在一点点减少,游客中已经有人产生了高原反应,这一连串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绝望的情绪开始在游客心中蔓延。

“我们估计凶多吉少,所以我和同事准备找纸笔,给家人留遗言了。”王先生说,在他看来,没有机械的情况下,人力几乎难以到达垭口,所以有写遗言的打算,最后因为没有找到纸而放弃。

联合多部门营救推土机铲雪护送救援人员

游客那头备受煎熬,救援人员这头也在经历着最艰难的救援。3月19日,夏邛派出所所长扎西泽仁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当天在接警后,考虑到情况严峻,他立即向巴塘县公安局进行了汇报。“因为他们已经被困了一个晚上,车上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车内开着空调保温很费油,我估计撑不了多久。”

在接到扎西泽仁的汇报后,巴塘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吕建平高度重视,积极联合应急、消防等多个部门,组织救援队和熟悉地形的夏邛派出所民警辅警等救援力量,备好防高原反应药物、救援车辆、照明工具、御寒衣物、热水食物等救援物资,火速上山开展救援工作。

“我们已经开上了公安局最好的车,但上山时雪太大了,到达半山腰的时候车子还是走不了了。”扎西泽仁说,当时雪山上有一个施工队,吕建平便去协调了一辆推土机,在推土机司机的帮忙下,救援人员一行爬到了海拔4000米左右的位置。但随着海拔升高,风雪越来越大,道路也结冰了,再往上走难度极高,风险也更大,面对如此险峻的情况,推土机司机不愿走了。

“没有推土机铲雪,我们更没法前进了。”扎西泽仁爬上推土机,表明自己派出所所长的身份,恳切地对司机说道:“如果你打了退堂鼓,我们救援会失败,上面还有8条生命在等我们,请你一定要给予支持。”说罢,扎西泽仁就站在推土机旁边的梯子上,陪同司机一起前行。

最终,在推土机的帮助下,救援队伍来到了距离垭口四公里的地方,而这最后的距离,也迎来了此次救援中最难的一段。

齐腰深的雪中连滚带爬30米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所有车子都走不了了,连推土机都陷入了旁边的沟里。”扎西泽仁说。

实在没办法了,救援队伍只能在这里成立临时指挥所,由吕建平指挥救援,部分民辅警、消防救援人员等开始徒步上山寻人。此时已是下午,雪足足有五六十厘米厚。“走都走不太动,可以说是连滚带爬,每一步都很艰辛。在齐腰深的雪中,我们30米就走了一个多小时。”扎西泽仁说。

这时,民警穿的警服也已经被冻硬了,有年轻民警问扎西泽仁会不会造成失温,他回答道:“我们多动动就不会了。”

虽然这么说,但扎西泽仁心里也有些忐忑:“没想到这次这么难,带的装备也不是特别足,我们的体力已经快到极限了。”看到前路白茫茫的大雪,扎西泽仁虽然感觉艰难,但救人的念头一直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进。

由于通讯不佳,不能确定游客的位置,为了尽快找到游客,救援人员边爬边不断呼喊,灌进嘴里的寒风,也让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嘶哑。

最难的一次救援游客称他们“用生命在拯救”

3月18日晚7点,历经9个多小时,救援人员终于抵达距离垭口三四十米的位置,有4名被困游客发现了他们的身影,于是率先下来与救援队伍汇合。其余4人后续也被成功救援。“他们看到我们就哭了,我们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扎西泽仁说。

在给被困游客吃了缓解高反的药物后,大家沿着来时已经被清理出来的路,将8名游客安全送到了县城。

在休整恢复后,第二天,8名游客一同前往公安局向救援人员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王先生说:“我们连下都下不来,更不要说上了,但没想到他们真的上来了!他们是用生命在拯救我们,真的非常感动!”

扎西泽仁也坦言,这次救援是他从警20多年以来最难的一次救援。“以往大多都是开车上去救援,但这次遇到了很多意外,风雪也特别大。我们下来后,有民警的手都动不了了。”

扎西泽仁说,这次救援能够成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如果没有推土机的帮忙,整个救援队伍根本前进不了;第二,如果没有局长带队,现场协调指挥和鼓励民警,救援也没法成功。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