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帕隆藏布江边:探寻波密非遗的千年脉动

2025-03-31 来源:香巴拉资讯 作者:李霞 欧珠旺姆 张家文 分享:

在藏东南的苍翠密林间,波密——这片被雪山与江河滋养的土地,不仅孕育了壮丽的自然奇观,更沉淀着藏族文化的千年智慧。

波密春日风光

波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流淌的帕隆藏布江水般生生不息。古老的“帕雄热巴舞”舞步辗转腾跃,舞动着高原生命的律动,“易贡藏刀”锻造技艺在火光中淬炼匠心,锋芒里藏着游牧文明的坚韧……走进波密非遗,触摸一段段未被时光磨灭的记忆。

波密波卓

“波卓”是波密农牧民群众自创的舞蹈。波密“波卓”它既有昌都“果卓”的豪放健壮风格,又有林芝“恰巴”的欢快热烈风格。“波密”“波卓”以地、土、山、水、生产生活等作为比喻对象来表达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祝福,对丰收的祝愿、对人无疾病、田地无灾害、家乡无战争、牲畜无疾病的祝福,起到了倡导人们之间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的作用。

波密波卓

波密波卓于2007年6月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白’(说唱)

波密“白”(说唱)是波密县独有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信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多数属于单人相声类型,主要在节庆、婚嫁和祈福等活动上表演,把一些文明健康的内容融于其中通过说“白”,教育年轻一代怎样做人、做事,是在农牧区进行宣传、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受到了老少的欢迎。

波密“白”

波密“白”于2007年6月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易贡藏刀制作技艺

易贡藏刀藏名为“易贡波治加玛”,拔出后,刀面可以看到三道彩虹。易贡藏刀最大的特点是刀长、刀细、轻便、锋利无比、从不生锈、波纹永在,其工艺技术名扬涉藏地区。传说这种刀除了波密县易贡以外,其他地区都无法打炼。因为打刀的铁是三个地方的铁矿石即“易贡妞日铁”“帕根森布铁”“工布扎松铁”三种融合冶炼而成,其他的铁无法打炼。目前,一把普通的易贡藏刀最低市场价达到了2000—4000元,最高的能卖到上万元。

易贡藏刀

波密易贡藏刀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八盖木制锁制作技艺

八盖木制锁是八盖村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直到现在部分村民还在使用自制的木制锁具。木制锁具制作工艺十分独特,主要由桦树树根或整节青冈树树根制作完成,每把钥匙都只能打开对应的锁。

波密八盖木制锁

波密八盖木制锁具制作技艺2007年6月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波央

“波央”是勤劳勇敢的波密人民表达自己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波密民间民歌。波央所演唱的歌词大多取材于农牧民群众自身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歌词多为赞美家乡、赞美山水、赞美幸福生活和赞颂伟大人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等主题。

除此之外,“波央”还可以在各种庆祝活动时即兴演唱,即兴表达举办庆祝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表达自己喜悦之情。“波央”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品,它是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歌曲,对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作用,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波密波央

波密波央于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帕雄热巴舞

帕雄是多吉乡政府辖区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波密县境内的帕隆藏布河之东岸,距县城约60公里。当地村民有个习俗就是每年的藏历十一月十日过“帕雄热巴节”,在节日期间,当地要开展很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帕雄热巴舞是节日上表演的一项重要舞蹈。帕雄热巴舞是由铃鼓舞、杂技组成的综合表演艺术,是民间艺人在旧社会谋生的一种主要手段。帕雄热巴舞由男女艺人约16人组成,男子左手拿铃,右手持牦牛尾巴,腰系热巴绳,女子手持热巴鼓,边跳边敲,并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舞姿变化多样,给观众以优美、舒畅、振奋的感觉。

波密帕雄热巴舞

波密竹编制作技艺

“竹编筐”是波密人民利用当地竹林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发明的一种常用工具,其制作过程全部由手工完成,不仅样式多样,而且很精致,深受广大农牧民的喜爱。

除“竹编筐”外,波密人民还会制作很多竹具,如:生产用的簸箕、筛子;装酥油、肉的竹盒等。

波密竹编制作技艺

波密竹编制作技艺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达颇夏卓

波密达颇夏卓,也叫“战胜舞”,主要在马术节上表演,是马术表演及波密“百人百马”马术比赛活动时的最后一个表演项目。波密县各乡村一般都有开展马术节和马术比赛活动的习惯,时间大约为藏历四五月份。“波密达颇夏卓”是整个节日上的一个重要舞蹈。主要内容是向胜利归来的勇士们祝愿,祝他们势头更高,神灵永远保佑他们。

波密达颇夏卓

“波密达颇夏卓”于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西巴斗熊节

西巴斗熊节是波密县多吉乡西巴村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十六日举行。传说西巴斗熊节在三百年前是祈福的一项民间活动。传说西巴斗熊节在三百年前是烧香求佛的一项民间活动。每次举行这项佛事活动时,当地群众以自娱自乐的形式表演一种由一个人扮演一位乞丐(小丑),到每一顶帐篷里乞讨食物。有一年,游戏表演正在进行时,突然间一条花狗从森林中赶来了七头狗熊。从此以后,当地居民就把这项活动改名为“西巴斗熊节”。

波密西巴斗熊节

波密西巴斗熊节于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达大赛马节

“达大”是位于波密县多吉乡辖区的一个行政村,流传着许多历史传说和动人故事。“达”的藏意为“箭”“大”的藏意为“马”,因此达大马术节主要是开展射箭赛马比赛的一种群众活动。据传说,格萨尔王骑着马,腰间左右佩戴宝刀和箭筒、弓袋,从空中飞越时箭筒里掉下了一支箭,刚好落在了“达大”这个地方,留下了箭落地的痕迹。从此以后,当地村民为了纪念这一事,决定在每年藏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马术节。

达大赛马节

达大赛马节于2018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波密膀贡肉制作技艺

波密膀贡肉制作技艺是波密老百姓保存猪肉的一种最佳方式。在波密,膀贡肉也是亲戚朋友送礼、请客时最好的礼品。波密膀贡肉的做法主要是将猪宰杀后,掏出内脏部分,然后上盐,再把猪肚缝上,之后放在平的地板上,用板子压实,放上一段时间(大约为2个月)。压到定型后倒放在太阳底下晒上一到两天,然后存放到小麦、青稞中,直到需要食用时才拿出来食用。

波密膀贡

波密膀贡肉制作技艺于202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除上述波密非物质文化以外,波密县还拥有林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项,分别是波密易贡砖茶制作技艺、波密“波夯”藏靴制作技艺、波密儿童游戏、波密马包制作技艺、波密藏香肠制作技艺、波密传统手工藏香、波密传统手工藏纸(波校)、波密传统服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项,分别是波密索瓦玛苦制作技艺、波密木犁制作技艺、波密糌粑桶制作技术、波密手工木碗制作技艺、波密波赤(藏文书法)、波密倾多“嘎羌”。

桃花节波密分会场彩排现场

4月1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波密帕雄热巴舞、波卓、波央,林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波密传统手工藏纸(波校)、波密“波夯”藏靴制作技艺将登上林芝市第二十二届桃花旅游文化节波密县分会场活动开幕式。让我们共同领略波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敬请期待!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