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旅居云南——购在迪庆

2025-04-02 来源:香格里拉网 分享:

迪庆这片平均海拔3380米的雪域秘境,曾因交通闭塞被贴上“遥远”的标签。然而,随着丽香铁路的开通、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物流网络的完善,如今的迪庆正以“便利”之名重新定义高原生活。2024年数据显示,迪庆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亿元,同比增长6%。从独克宗古城的非遗工坊到进村入户的快递包裹,从农贸市场的双语电子屏到非遗产品的国际订单,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消费变革,正让迪庆成为“便利生活”的高原样本。

市井烟火:15分钟生活圈的智慧进化

智能买卖:雪山脚下的“科技革命”。清晨7点,香格里拉坛城广场的“百惠生活超市”里,央宗轻触电子价签,青稞面的产地溯源信息跃然屏上。收银台前,数字人民币完成了各类商品的支付,智利车厘子与尼西辣椒酱同柜销售。“平均每人结账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一秒完成二维码识别,三秒内就可以到账,收银效率很高。”央宗说。近年来,全州无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逐渐增多,这些智能化的设备通过扫码支付便可轻松实现全天候运营,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 此外,“扫码点单—自助支付”模式使得购买商品变得更加便捷省时。餐厅内,顾客通过扫码自助点单下单后,后厨立马备菜,这一生活化的数字点单方式缩短了传统的人工点单时间。“我们店因为是连锁店,可以通过小程序或者App远程点单,收到商品制作完成的信息后再过来店里自助扫码取餐,不仅缩减了顾客等待的时间,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单店日出杯量最高可达500+。”瑞幸咖啡香格里拉坛城广场店店员介绍道。

菜市场革命:扫码支付背后的生存智慧。随着“打卡当地农贸市场”成为新的旅游热潮,农贸市场也涌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建塘镇农贸市场内,每个摊位都悬挂着藏汉双语标语。“扫码支付对我们这种小摊贩来说简直太便利了。”早点摊老板扎西培楚说道。他的微信账单显示,当天上午32笔收入中26笔为扫码付款。随着扫码支付普及到街头小巷,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得到了极大的方便,“过去出门都要带现金,现在手机下单送菜上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正在逛市场的和奶奶感慨道。

物流革命:“足不出户”成为现实

外卖骑手:高原上的“新游牧族”。午后,美团骑手格桑次仁的保温箱装着酥油茶、藏式披萨和氧气瓶,顶寒风骑行8公里送至海拔3700米的民宿。即使是冬季气温在零下的时候,电加热箱也能让汤品送达时仍冒热气。2024年,迪庆州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50.4%,交易额同比增长31.3%。在结束了一天的游玩之后不想去餐厅排队吃饭,外卖便成了最好的选项,炒菜、饮品、火锅等都可以配送到门口。“我们每单配送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距离近的几十分钟便可完成配送。”格桑次仁说。随着外卖业务的拓展,足不出户吃遍迪庆美食已然变成了现实。在香格里拉经营着一家酥油茶馆的培楚卓玛,由于经营的铺面较小,经常会出现排队或者专门过来吃饭却没有位置的情况。2023年,她开通了外卖业务,不仅销售额上去了,顾客满意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现在交通也比以前更加便利了,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我们的外卖订单非常多,像本地特色食品酥油茶、炒奶渣十分受欢迎。”培楚卓玛说。

快递进村: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在离香格里拉市区60多公里的尼西乡幸福村,村民七林拉姆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从杭州发来的快递件,她说:“过去快递寄到城里后要自己找人帮忙取回来。现在村里每天都有专门的快递员送货到家,简直太方便了。”近年来,随着全州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快递进村”已经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网上购物。乡村的手工艺品、小型加工产品也可以通过快递外销,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销售市场。2024年,全州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0.95亿元,同比增长21.34%,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254万件和131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15.05%,其中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完成295万件和980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84%和20.97%。

特色产品:从雪山到世界的“文化搬运”

非遗工坊:千年技艺的数字化新生。迪庆的非遗项目丰富多彩,每一个项目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非遗也成了迪庆重要的文化底色。2008年6月,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传承千年的黑陶也开始走出了大山。过去靠人背马驮送到邻近县市售卖,现在这些用泥土雕琢出的别样黑陶珍品,搭乘上日渐便捷的购物方式的“列车”越过崇山峻岭,走向世界各地。2023年,尼西乡黑陶制品年销售额增至460万元,已成为该乡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尼西乡将千年非遗“轻量化”。黑陶制品从原来的仅有的火锅、土罐、土盆等生产生活用品增加至花瓶、酒杯等80多个种类,尼西黑陶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镶嵌绿松石的咖啡杯配上摩卡壶通过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国内外。而在德钦县奔子栏镇,一个个造型精美的木碗也被销往西藏、青海等地,传统藏式纹样结合现代化设计使得这些物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普及,迪庆州内的“非遗”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这些传承千年的技艺也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舌尖上的高原:冷链物流破解“鲜味密码”。每年7月,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的松茸集市异常火爆。凌晨4点,顺丰冷链车将带着泥土芬芳的松茸装入恒温箱,12小时内直达上海、东京的米其林餐厅。2021年,一对精品级松茸以25万元价格成交、青稞代餐粉打入健身圈、藏香猪腊肉通过航空快递成为北上广深年夜饭的“新宠”……为了进一步打开高原特色食品的销路,提高特色食品买卖的便捷性,迪庆州构建起了公路、铁路、民航融合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运送高原美食的“堵”点越来越少。村子里,村民们通过直播电商宣传售卖松茸;松茸市场中,有为了保证松茸新鲜而建设的冷库;机场中,有专门运输松茸的专机。一环扣一环,使得松茸运输能够实现质量与速度两不误,今天在迪庆购买新鲜采摘的松茸寄出去,次日便成了目的地桌上的一道美食。

便利,是对高原最深的敬意。当藏族阿妈用iPad展示唐卡画册,当扫码取件的“嘀嗒”声回荡在各个快递驿站,迪庆的便利生活不再是都市的复制,而是一场充满智慧的适应性进化。这里有黑陶火塘煨酥油茶的坚守,也有指尖轻点网购全球的自由。或许,高原真正的便利,在于让每一种生活方式都被尊重,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自由切换,正是高原大地最动人的包容。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 云南迪庆食用菌加速出海 2025年前两月出口额达693万元

    昆明海关24日发布消息,其所属的香格里拉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食用菌及制品出口额达693万元,同比增长385.8%,迎来开门红。
  • 旅居云南——吃在迪庆

    迪庆这片神奇的土地,群山叠翠、江河奔腾,从金沙江畔的干热河谷到茫茫雪原,海拔落差5000多米,生物多样性赐予了这片土地富饶的物产。
  • 迪庆:新香维公路独拉格咱隧道迎来重大进展

    记者从新香维公路第二合同段施工总承包部了解到,新香维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独拉格咱隧道迎来重大进展。截至3月25日,隧道左洞累计掘进6885米,仅剩15米贯通;右洞累计完成6655米,剩余205米...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