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西藏“双减”持续发力 科学教育为学生成长“加码”

2025-04-14 来源:西藏商报 分享:

学生在打兵乓球

象棋兴趣班上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

学生报名参加乐高兴趣班

“我最喜欢每周三下午的绘画课了,我们班好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拉萨广西友谊小学二年级学生倩倩说,除了绘画课外,学校还有架子鼓、科技班、乒乓球、足球校队等兴趣课程,大家都特别喜欢。

自2021年教育“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西藏在加强学校主阵地作用、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和提升社会满意度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4年,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三个部门发布了《西藏自治区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教育“双减”中,西藏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题”。

目前,西藏各市(地)各学校在推动科学教育中有哪些新探索?在教育“双减”中,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进而实现“从有到优”?本报记者带大家看看拉萨广西友谊小学、拉萨市实验小学、拉萨市第一小学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是怎样做的。

整合优质资源 实现校内外共同育人

珍嘎是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的一名老师,她每周三下午都要给孩子们上舞蹈课。“每周三下午的舞蹈课属于课后服务的课程,自2021年,拉萨市开始实行教育‘双减’以来,我一直在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课程。”珍嘎说,学校老师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孩子们自愿报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我报名参加了科学实验课程,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讲解3D打印、航模等内容,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我特别喜欢这样的课程。”拉萨广西友谊小学学生扎西说。

拉萨广西友谊小学副校长吴蜀崇表示,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双减”政策,2022年,拉萨广西友谊小学开始实行课后服务。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学校教务处针对性地开设锻炼学生技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校本“阳光课程”。目前,在原有30门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科学实验、藏语主持、吉他、架子鼓、劳动技能等课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乐趣,还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

“像吉他、架子鼓、跆拳道、扎念琴、科技班等课程,学校与拉萨市青少年宫合作,特邀请校外专业老师,给学校孩子们上课,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吴蜀崇说,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校实际,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注重道德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满足基础教育学龄儿童课外生活需求,努力为全校基础教育学龄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创建“阳光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上学期期末考试,我们考试是乐考,特别喜欢这样的考试。”拉萨市第一小学二年级学生嘟嘟说,考试当天,老师头戴卡通发卡,教室里用气球布置得像派对一样,一点不像学生在教室里考试。

考试结束后,嘟嘟还得到了老师发的鼓励小星星,以及一张评语奖状。“拉萨市第一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学期都是乐考,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闯关、挑战,特别开心。”嘟嘟的爸爸说,每次放学回家,孩子都说没有作业,他觉得这也是给孩子减负的一种形式。

拉萨市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乐乐表示,老师留的作业基本上在学校就做完了。每次放学回家,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然后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我校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1个小时。”拉萨市第一小学的老师表示,学校坚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布置不同类型作业。坚持布置学生阅读、锻炼、劳动等实践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拉萨市第一小学各学科合力为学生推荐优质读物,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涵养精神、汲取智慧、积累文学素材。学校制定学生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为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长,学校利用午休时间让学生充分得到休息,老师们将密切关注学生上课的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严格保证小学生睡眠时长不低于10小时。同时,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早晨锻炼跑操活动、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学期举办运动会,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拉萨市第一小学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通过落实课后服务,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抓实“教学五环节”,每学期开展教师业务学习和教学能力大比拼,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优化落实举措,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双减”取得成效 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

2021年“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西藏在加强学校主阵地作用、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和提升社会满意度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自觉扛起“主阵地”责任,课后服务“5+2”实现全覆盖,从“作业管理”走向“作业育人”。西藏推荐的《西藏拉萨达孜区中学建设“双减”视域下科学教育示范校》等2篇“双减”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双减”及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

在“双减”工作开始前,全区共有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179所。经过持续压减,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于2022年7月全部清零,44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全国校外监管与综合服务平台”。西藏得到教育部校外监管司“山东、湖北、广东、西藏等4个省份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机构纳入比例已实现双100%的通报表扬”。

“双减”以来,西藏教育生态不断向好,校内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双减”工作三年成效调查显示,西藏人民群众对“双减”总体工作、学校推进“双减”工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比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花费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双减’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对标中央‘双减’工作要求和广大家长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西藏将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务求实效。通过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逐步转变“唯分数、唯升学”意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让教育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西藏将做好分类审批,加大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加强督导检查,畅通举报渠道,认真做好各类投诉线索的核查整改工作。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培训的曝光惩戒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营造校外培训良好氛围,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记者手记

家长要起到陪伴监督作用

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外,孩子其余时间基本上是和家长在一起。家长是孩子言传身教的老师,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至关重要。在“双减”政策下,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同时,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同时,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等;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孩子网络沉迷行为。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