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寻找水獭的踪迹就是寻找我们的幸福”——“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①

2025-04-14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东永拉巴在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看水獭的信息

东永拉巴望向上一次看到水獭的地方。余晖 摄

4月10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阳光明媚,扎曲河清流潺潺,在日光穿映下波光粼粼,水气沁人。家住结古街道格下社区的东永拉巴老人吃过早饭后又准备出门遛弯,他的目的地是离家步行只有十分钟的扎曲河畔,这也是他每天必到的“打卡地”。

2002年,从杂多县退休后,东永拉巴和一家人就回到了格下社区,尽管今年已经83岁高龄,但东永拉巴腿脚灵便,每天到河边散步已成为他的习惯。漫步在河岸绿道,东永拉巴精神头很足,走上一截他便像生态管护员一般放慢脚步低头端详。

在河岸绿道一处名为“寻找水獭的踪迹”的展示牌前,东永拉巴停下脚步,望着展板上面的内容露出欣慰的笑容,“早年前的河道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河岸两边甚至成了‘公卫’,上游下来的清澈河水经过城市被污染,鱼鸟想安个家都难,更别说如今频繁现身的水獭了。”回望彼时,东永拉巴感慨,如今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当大。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城里人也能时常见到以前感觉稀奇的野生动物,作为扎曲河畔的常客,我就亲眼看到过三次水獭。”2021年年初,在扎曲河畔第一次“偶遇”野生水獭,让东永拉巴兴奋了许久。

那以后,东永拉巴每天沿河边绿道散步锻炼,都会时不时驻足在岸边向河里静静观望,把寻找水獭当成其中一项重要“任务”,甚至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河畔转转,期待能再次寻找到水獭的身影。

对于爷爷寻找水獭的执着,今年读小学四年级的孙女吉松巴毛早就习以为常,“每到双休日,爷爷就会带上我一起到河边散步,给我讲他在河里看到水獭的惊喜时刻,现在不仅在学校能学习到很多生态保护的知识,参与生态参观、体验活动,还能跟着爷爷寻找水獭的踪迹,我感觉既有趣也特别有意义。”

“别看我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这几年看的学的多了,对水獭还是了解一点。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生存水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可以说是河流健康程度的评判依据。水獭在市区河道接连出现,也直观反映出城区水环境得到改善,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介绍起河流与水獭,东永拉巴很是“专业”。

“这也多亏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他们知道我非常关注这个事情后,专门给我带来了关于水獭生存环境的资料,还从手机上给我看水獭现身的新闻消息,让我了解到不少有关水生态和水獭的知识。”东永拉巴说。

“在平时的入户走访中,我们得知东永拉巴老人非常关注扎曲河水獭的事情,而后每次再去东永拉巴老人家,会在手机上专门搜索扎曲河和巴塘河出现水獭的报道,老人看到后非常高兴。而且,我们也会整理收集一些相关资料给老人,让他了解更多关于家乡生态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息。”格下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卓要说。

东永拉巴说:“虽然,我不太会用手机摄影摄像、看新闻,但每天电视里的央视新闻联播和省上新闻联播我肯定不会落下。我知道,水獭频繁出现在城区河道里,说明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自从第一次看见水獭后,我就想着什么时候再见,因为能看到水獭,就代表我们的城市生态环境在持续变好。在我看来,寻找水獭的踪迹就是寻找我们的幸福。”

2023年年初、2024年初春,东永拉巴又分别两次在河道里看到了水獭“光顾”。

“这么几年接连看到水獭,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以前人们想出去散散步,除了几条街道也没好地方。现在,家背后的扎曲河畔已经成为老百姓休闲、赏景的好地方,每当走在一河清水旁,心里就舒畅。”东永拉巴说。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