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阿里地区噶尔县左左乡上左左村:改革赋能 跑出畜牧业发展“加速度”

2025-04-16 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

在海拔超4600米的阿里地区噶尔县左左乡上左左村,时下虽依然寒气逼人,但难掩村民们心中的喜悦。原来,就在几天前,上左左村在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村富民惠民扶贫合作社2024年集体分红活动,为村庄平添了几分暖意。

“去年,合作社收入十分可观,共分红438.23万元。除现金外,我们还给每名社员分发3只绵羊、2只山羊、10斤酥油、8斤奶渣,让大家切实享受到牧区改革带来的红利。”合作社经理桑嘎石确介绍说。

社员获得丰厚红利的背后,是噶尔县近年来在上左左村试点推行牧区改革的结果。2020年,噶尔县委、县政府创新提出“上左左村牧区试点改革”思路,并于2021年底正式启动。自此,上左左村步入了发展“快车道”,集体经济和群众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上左左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布占堆介绍,自牧改工作开展以来,噶尔县先后在他们村实施了白绒山羊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厂、风干肉厂及狮泉河镇销售点冷冻库房建设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彻底改变了过去上左左村村民零散前往狮泉河镇摆地摊卖畜产品的局面。如今,村里畜产品实现统一配送,逐步形成转、运、存、售一体化的销售模式,为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外,牧改推行的“劳动计分制”更是深入人心,“多劳多得”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干事热情。一些群众过去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已被如今的实干进取所取代,主动参与到合作社建设中。截至目前,全村有72户214人以牲畜或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

村民赤列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四年前合作社成立时,我带着家里的80只羊、2头牦牛入股合作社,这是我作出的最明智的决定。几年来,合作社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我每年都能拿到不错的红利,这比以前单干强太多了。”赤列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牧改的认可与感激。

“我们村牧改以‘构建新型牧业经营体系,促进牧区经济转型升级’为主旨,通过牧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形式,采取劳动力统一安排、草场统一管理、畜产品统一购销、经营收入统一分配、统一记分的运作模式,推动传统粗放型牧业向科学集约化、规模化转变。”桑嘎石确告诉记者。

走进村里的风干肉厂,挂在生产车间横梁上的一排排风干牦牛肉映入眼帘,场面颇为壮观。“这些用本地牛肉制作的风干肉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供不应求,常常还未上市就被预订一空。”罗布占堆感叹说,“风干肉厂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牧改的持续推进。”

上左左村牧区改革始终坚持“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基调,积极探索多元增收渠道,以牧改为契机,组建了合作社运输车队,规模化发展燕麦草、苜蓿等青饲料种植。同时,通过集中出售牛羊绒毛、挖掘能工巧匠等方式,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业,让村民们的收入来源更加丰富多样。

在村合作社的缝纫店里,两名裁缝正忙着缝制藏袍。“店里主要制作羊皮袄、传统‘噶式’披肩等各类藏式服装和帐篷,去年生产的产品为合作社带来了9万多元的纯收入。”销售员索珍说。

对于未来,桑嘎石确信心满满:“接下来,将持续深挖牧区改革的潜力,开辟更多增收渠道,全力以赴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同时,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如今的上左左村,在牧区改革的有力推动下,畜牧产业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凭借勤劳的双手,在改革的春风中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