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藏文APP W020161009565839193236.jpg | 微信 111111111.jpg

藏文化的名片加加面

2025-04-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

走进“果拉丛藏家乐”的院子,悠扬的歌声随风飘荡,客人们此起彼伏的“加面”声与面条的香味交织相融,绘就一幅别具韵味的市井画卷。这里的“加加面”,绝非一碗普通的面条,而是盐井人民生活的生动见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旅游经济的坚实支柱,更是当地人迈向富裕生活的“金钥匙”。

“没吃过加加面,就等于没来过盐井。”这句话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口头禅,道出了加加面在盐井人民心中的地位。这碗诞生于藏东的特色美食,以荞麦为面、藏香猪肉为臊子,辅以葱花提鲜,入口筋道,咸香中透着一丝清甜。其精髓在于“加”的仪式感,每碗仅五六根面条,刚好盖住碗底,客人一口吃完,店主便立刻续满。如此往复,食客桌上的小石子越堆越高,趣味横生。

2010年,盐井加加面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37岁的果拉卓玛,是这项技艺的传承者之一。她回忆道,早年父母在街边支摊卖面时,加加面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道家常面食。如今,这碗面被赋予了文化符号的意义——食客们比拼碗数,最高纪录达147碗,若破纪录,还能终生免费吃面。“石头计数、民歌敬酒,这些传统习俗让吃面变成了一场热闹的仪式。”果拉卓玛笑着说。

加加面的“加”,不仅是碗数的叠加,更是当地经济的蝶变。果拉卓玛的藏家乐,正是这一变化的缩影。十年前,盐井交通闭塞,加加面仅靠口耳相传。随着公路贯通和旅游开发,果拉卓玛抓住机遇,将自家小院改造成藏式民宿,推出藏香猪、牦牛肉等特色配菜,并通过拍摄短视频,发布到各大社交平台,以此来拓宽客源。

2024年,“果拉丛”更被认定为第二批“西藏老字号”,成为芒康旅游的金字招牌。这张文化名片,巧妙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美食与旅游。食客们围坐长桌,边吃边数石子,笑声不断;民歌敬酒环节,果拉卓玛高歌藏曲,客人“三口一杯”一饮而尽。这些互动让加加面从单纯的就餐体验,升华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来过的人,对此饮食文化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吃的是面,感受的是藏家人的热情好客。”

从街边小摊到非遗老字号,从养家糊口到增收致富,果拉卓玛一家用行动证明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动力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将加加面作为旅游推广的重点。芒康县依托“三江并流”的壮丽风光,将加加面与民俗表演、非遗手工艺结合,打造出一条特色文旅线路。

如今,加加面摊位遍布盐井甚至西藏各地的街头,吸引了许多网红博主前来打卡。一碗面“加”出了芒康的文化自信……夜幕低垂,“果拉丛”院中的歌声依然嘹亮。碗中的面条依旧只有五六根,但碗外的故事,早已越“加”越多——关于传承,关于改变,关于一碗面如何“加”出盐井人民的幸福新生活。

关键词 >>
分享: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 新闻 专题 晚会活动 康巴卫视节目 视频 娱乐 图说 文化 旅游
国内国际
涉藏新闻
岗日杂塘
启米时间
法治明镜
向巴聊天
康巴讲坛
康巴欢乐汇
雪域高原
欢乐星播客
快乐汉藏语
周末大舞台
藏歌金曲
云丹科普苑
格桑花开
翁姆报天气
央视新闻联播
康巴卫视新闻
纪录片
微视频
专题片
电影
电视剧
动画片
藏歌藏舞
晚会活动
文化动态
藏传佛教
名家专栏
艺术
旅游资讯
景点推荐
风土人情
旅游宝典
加载更多 >>
涉藏各地
合作媒体
关于我们卫视动态播出时间表广告刊例用户协议举报制度

蜀ICP备 15032686号

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备案号:川新备14-00005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012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98 1942